第148章 省报记者(第2/3页)

白杨才实习不久,碰到这样的采访任务,很是兴奋,甫一上车就叽叽咯咯问个不停。七舅和林海仁的普通话都有点上不得台盘,周厚群军人出身,普通话不错,却要开车,而且对整件事情地来龙去脉也不大清楚。这个回复白记者地重任,自然而然落到了本衙内身上。

上辈子在沿海地区打了许多年工,这个“国语”倒还难不倒鄙人。

于是我便将大致情形说给她听。言辞之间,并不如何夸张,也毫不偏袒。不过事实就是黑子占了理,而且占的还是全部地理,无须添油加醋,也已听得白杨很是气愤了。

“啊,还有这样的事?青安县公安局怎么能如此颠倒黑白?也太不像话了。”

“是啊是啊。这些基层执法机关的人,素质确实不高。就会拍马屁拉关系……”彭飞随声附和。

白杨瞟他一眼,似乎有点不满意,撇撇嘴道:“彭飞,你这个态度要不得呢,事情还没调查清楚,怎么就能断定人家基层执法机关的人素质不高呢?”彭飞顿时大为尴尬。

我一听,差点笑出声来。

这个小姑娘也真会胡搅蛮缠。明明是她自己先给青安县公安局定了“颠倒黑白”的性质,怎么彭飞附和一句,就成了“态度要不得”呢?

瞧来还是不大喜欢彭飞这个人啊。

眼见彭飞尴尬,他是去给本衙内助拳的,当得为他解个围。

“白记者,你老家是首都的吗?普通话说得真好。”我顺手给白杨戴了顶高帽子。

“不是,我是大宁人,在首都读书而已……咦。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你地普通话也说得很好呢……难道你老家也是首都的?嘻嘻……”这小丫头,脑筋转得挺快,一反手便调侃起本衙内来了。

“首都我也很想去啊。不过,我也挺喜欢向阳县地。毕竟是家乡嘛。谁不说俺家乡好!”想玩嘴皮子?那好,本衙内奉陪。反正还有几个小时车程。长路漫漫,和美女一路聊天说地,也可聊解旅途寂寞。

白杨抿嘴一笑,见我说话一套一套的,全不怯场,更是来了兴趣。

“小朋友,你还没回答我的第一个问题呢。”又是“小朋友”这个称呼让我有些郁闷。刚穿越回来那阵,人家叫我小朋友,我答得清脆响亮。颇以为荣。随着时间推移。年岁渐长,如今身价数十万。手底下正的邪的白道黑道也有一帮子人了,对“小朋友”之称便敏感了些。尤其是白杨这种年龄的青春少女,在我眼里根本就是不谙人情世故的小姑娘,一口一个“小朋友”听得人别扭。

“嗯,我叫柳俊,大家都叫我小俊……”郁闷ing!

貌似“小俊”这称呼,比“小朋友”也好不到哪里去,还亲口告诉人家!不过想想也是不得已,难道还能让人家叫我“俊少爷”柳衙内这个招牌,在向阳县如今是响当当地了,不过人家是省城的美女,年纪轻轻就能进省报实习,谁知有多硬的靠山?咱还是不要献丑的好。

一念及此,我忽然对白杨的姓氏感起兴趣来。

“白”这个姓,并不常见。不过新一届的省委常委里头,倒是有一位姓白的大佬——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白建明。

《N省日报》正是白部长该管,莫非白杨是他的女儿或者侄女?设或如此,白杨进省报实习就再也寻常不过了。休说白杨乃是人民大学地高材生,便是如本衙内前世一般是个破烂得不能再破烂的大专毕业,人家省报那也是哭着喊着的往里要啊!

当然,仅仅凭白杨姓白,在省报实习这两点,就断定她是白建明的女儿或侄女之类,未免有些牵强。这种事情,是不方便随意动问的。

无论如何,好好款待人家就是了。就算她与白建明毫无瓜葛,单单一个省报记者头衔,也值得本衙内落力巴结。

当时的记者,不是一般地吃香。

“嘻嘻,小俊,这个事情跟你又有什么关系了?你跟来干什么?”晕!

这女记者怎么也和家庭主妇一样,八卦得紧?

嗯,仔细想想,白桦也并不完全是八卦,作为一个前去调查采访事实真相的记者,搞清楚这个问题确实很有必要。譬如说我自己。也很难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如你所知,本衙内有一个特长,那就是当面撒谎不脸红,而且脑瓜子转得贼快,乃是编瞎话地高手。

“是这样的,我七舅……”我指了指阮成胜:“……说要来省城见周先生,就带我来了。”见我当面胡说。逗弄人家漂亮女记者,七舅和林海仁都窃笑不已。

“周先生?省委党校的周校长是不?”

“嗯。”

“那你和周校长又是什么关系?”呵呵,白小妹妹这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了。

这个事情我倒不必撒谎,答道:“周先生在向阳县下放的时候,是我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