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又升官了(第2/3页)

严玉成和老爸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

白建明与周先生是师兄弟,私交甚笃,又知道严玉成和柳晋才都是先生的门人弟子之类,在不违反组织原则的前提下稍微透露一点消息,也属正常。

这话既然是从主管党群组织地省委副书记嘴里说出来,自然不会太离谱。

我不由心中大喜。

严玉成现今是地委委员。副厅级干部,异动权限在省里,白建明书记说起他,倒也在情理之中。问题老爸眼下不过是正处级地县委书记,怎的也出现在了白建明的口中?这里面透出的信息可是相当的鼓舞人心啊。

“伯伯,我也敬你一杯!”我笑嘻嘻地站起身来,端起了酒杯。

别看是在周先生家里喝“贺喜酒”这个茅台酒却是本衙内带来地。严玉成和老爸都知道我是“大款”也便心安理得打秋风。

“小俊!”老爸喝了一声。

“小孩子家。喝什么酒?”我如今十四岁,身高超过一米六十,单以身材论,和许多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已然没啥区别。不成想还是被老爸当成小孩子呵斥。

郁闷一个先!

“好,我喝!”先生却出乎意料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望着我地目光里满是慈爱。

先生这个做派大大出乎老爸的意料,只得眼睁睁瞧着我一仰脖子。将满满一杯茅台灌了下去,辣得丝丝吸气。尽管我不是头回喝茅台酒,但喝得这么急却是第一次。

“爸,别吹胡子瞪眼睛地,就这一杯而已。”我朝老爸促狭地眨眨眼,赶紧夹了一筷子干牛肉塞进嘴里,压压胸腹间火一般燃烧的烈焰。

先生哈哈一笑,用筷子指点着我说道:“晋才。不必管得太严了,你这个儿子,必非池中之物。”老爸笑道:“周老师你还夸他,这小子都快飞上天了。”

……

我一回到向阳县,头一要做的大事就是立马赶赴麻塘湾,给先生选保姆。这个事情倒是异常顺利。一听说是给周先生家去做保姆,住进省委常委院去,每个月包吃包住还开三十块工钱,小小麻塘湾立即开了锅。一时三刻,便有七八个家长领了自家姑娘跑到周支书家里来毛遂自荐。

虽说如今的麻塘湾,也建起了两个小型工厂,家家户户养猪养鸡,小日子都过得比以往好多了,每月三十块工钱不足以令人如何动心,关键是个荣耀啊。省里的大官家里是谁都可以进得去的吗?自家姑娘一进了省委大院。那还不是身价百倍,说不定还能在省城寻个好婆家呢。

想想都开心啊!

这个事情。我自然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对待地。不过我对麻塘湾地人不熟悉,一切都要拜托周支书。我的办法也很直接,提了烟酒四色礼品,放在周支书桌子上。

他受了我地礼,又要向周先生示好,焉能不尽心尽力?

很快,周支书就挑中了一名叫周芽的小姑娘,十七岁,长得水灵秀气。据周支书说,小姑娘读了初中毕业,家世清白,心灵手巧,平日里老实乖巧,颇有家教。与周先生是未出五代的房亲。

听了周支书的介绍,我又亲自问了周芽几个问题,颇感满意,这事情就定了下来。

三天后,我亲自送周芽去了省城,又给先生带去一大堆土特产。先生已经搬进省委常委院,家用电器之类配置齐全,连冰箱这般稀罕物事也有了。往后我再送东西过来,倒不必再局限在干货了。

瞧着师母笑嘻嘻地将我带来的一些无须冷藏的土特产也放进了冰箱,便开了句玩笑:“师母,照您这么放,一个冰箱怕是不够呢。”师母乐呵呵地道:“反正空着也是空着。”

“这样吧,我回头跟五伯说一声,叫他在柳家山建一个冰箱厂,生产出第一批产品后,给你送一个大大地冰箱过来。”周先生闻言诧道:“小俊,难道柳家山现在连冰箱也能生产了么?”

“嘿嘿,伯伯,你这就消息闭塞了。不要说冰箱,明后年可能连空调都要搞起来了。”这倒不是吹牛,建冰箱厂和空调厂,早就在我的筹划之中。如今柳家山各个工厂效益好得一塌糊涂,开足了马力往前奔,大笔利润滚滚而来,倘若不扩大规模,多上几个项目,这些钱可都成了“死钱”在商言商,这个就太不划算了。

前些日子,五伯亲自带队,领着柳家山的一大帮子厂长经理跑去南方市考察项目去了。料必能找到一两个好的投资项目。

虽说我拥有穿越者先知先觉的优势,毕竟不能总是吃老本,发挥集体的智慧,群策群力永远是发展地硬道理。光靠一个人是不行的。

……

周先生对严玉成和老爸说的话,在当年六月份成为事实。周梓荣和廖庆开新官上任,全省各地州市的领导班子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宝州地区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