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清理三种人(第3/3页)

老爸苦笑道:“这么搞,其实就是赖银行地债了……”老爸此言正正说到点子上。我记得前世在一些资料里看过,国家《企业破产法》一颁布。许多难以为继地国营企业纷纷宣布破产。那时候,国营企业地融资渠道非常单一,就是银行贷款。破产其实破的就是银行。许多银行地行长因此急得几乎要“上吊”貌似企业的债是赖掉了,流失的依旧是国家资产。

我也苦笑道:“不赖帐又能如何?还得起吗?难道政府财政拨款还债?”老爸沉吟道:“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是关于企业破产,中央还没有相关的政策。也没有立法,这么搞没依据啊……”面对着改革开放中激烈地经济模式变更,政策指导和法律制订往往滞后,这也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普遍现象。

“爸,改革开放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凡事等上头有了政策再搞,并不是最好的办法,有时候,该当冒险还得冒险,走在人家前面去……”貌似老爸和严玉成的快速崛起。就是吃螃蟹的结果。

这个破产重组。是日后普遍实施的一种模式,国家鼓励“多兼并少破产”倒不怕是只“有毒的螃蟹”老爸想了想,说道:“你再谈谈第三种解决办法。”

“第三就是进行股份制改造。”这个就更超前了,在我的记忆中,股份制改造是《公司法》实施之后才开始风行地。而《公司法》却要在九二年才颁布,距今还有六年之久。

不过这只是上辈子的事情,这一辈子,说不定因为老爸在宝州地区进行尝试而引发“蝴蝶效应”提前催生这个《公司法》也未可知。

当下我又给老爸简单说了说股份制改造。奈何我对这个确实知之不稔,只能是泛泛之谈,希望能给老爸提供点思路。老爸作为严玉成的得力助手,主管全区经济建设,在许多具体的操作方式方法上面,已然超过了我这个穿越者。

“爸,这个股份制改造,新增股东最好也是国营企业,这样就不存在国家资产流失的问题,下岗工人和离退休工人的处理,也有一个统一地标准可以依循。如果是集体资本甚或是个人资本注入进行股份制改造,那就要小心一些……”老爸微闭双目,手指头在桌面上有节奏地敲打着。

“爸,这个事情,我觉得可行,但是又不能随意行动。我有个建议,你可以多组织几个精通企业管理的人讨论一下,写成一个书面的东西,当作探讨性的文章刊登出来,试探一下上头的反应,说不定上头觉得有道理,在我们宝州地区搞个试点什么的,不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搞起来吗?”我给老爸支招。

要求搞试点,正是时下惯用的手法。不但可以收到实际的效果,如果搞成了,还能出经验出模式,为首倡者赢得上头大佬的好感。

这样全局性的大问题,毫无疑问是会得到最高层大佬关注地。我给老爸地这三个解决方案,都是经过上辈子实践验证的,行之有效地好办法。

这于老爸,绝对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说不定能在高层大佬处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沉吟良久,老爸缓缓睁开眼睛,微微笑了。

但凡老爸露出这种表情,就证明他心意已决!

我舒了口气,不再纠缠破产的事情,问起了另一件事:“爸,我刚才在严伯伯家里,看到崔秀禾了。”这个事情,在我心里萦绕了许久,不问清楚,怕是连觉都睡不安稳。

老爸淡淡一笑,脸露讥讽。

“他呀,这是急了,你严伯伯为了安置军转干部,正在加大清查三种人的力度,这也是符合中央政策要求的……”我恍然大悟。

所谓“三种人”是指大动乱中追随反革命集团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和打砸抢分子。对这三种人,最高首长有过明确指示,指出他们是最危险的人,必须在整党的过程中坚决予以清理。

事实上,关于清理“三种人”党中央和国务院早有文件要求。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对三种人的清理比较及时到位,但在宝州地区这样相对偏僻的内陆地区,清理三种人的工作进度一直比较滞后,主要还是各种利益既得团体势力纠缠,错综复杂,非大智大勇之人,很难清理到位。

严玉成锐意改革,这次又得了大好借口,更获得周培明的默许,所以就“深挖下去”了。崔秀禾正是典型的“三种人”毫无疑问在被“清理”之列,难怪他着了急,顾不得脸面上门求昔日的对手来了。

“嘿嘿,我看他这次在劫难逃了。”我冷笑道,很是幸灾乐祸。

老爸却叹了口气,说道:“又是一个得罪人的活!”我默默点头,身在官场,想要不得罪人简直是不可能的事。好在严玉成一贯是以“铁腕著称”估计这回又要引发一场不大不小的官场地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