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移民(第2/3页)

金富昌便露出一丝诧异,随即恍然,我这是“投桃报李”来着。

要搁在以前,宝州市的百货大楼改制,对金富昌这种资产规模的港商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这几年宝州市发展势头极其猛烈,秀城区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和农副产品贸易市场投入使用之后,前来经商的个体户多如过江之鲫,秀城区的商业空前繁荣起来,人气激增,俨然已有了商业中心城市的雏形。这个时候百货大楼改制,自然成为了一块人人争抢的肥肉。

“市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吗?”

“暂时还没有。金董事长如果有兴趣,可以和我爸的秘书廖顺利多联系,或者直接给我打电话也行。”

“那好那好。”金富昌哈哈一笑,觉得这位柳公子做人有来有往,绝不空手套白狼,比起他所见过的许多“衙内”光棍得多了。

“爸,明天我就回南方市了。”回到家里,推开书房门,见老爸正在伏案疾书,我走过去,轻声说道。

老爸放下笔,活动了一下腕子,慈爱地望着我,点了点头。

“写什么呢?”我一瞅老爸杯子里的茶水见了底,便提起旁边的开水瓶给他续满,又加了一撮茶叶。

“廖省长要我们市里搞一个国营企业破产重组的相关试点报告,周书记和严市长都已经首肯了,我赶着搞一个大纲。”

“这个你可以叫办公室的那班笔杆子去写,何必亲自动手?”

“这个事情,如果落实下来,估计是要由我亲自去抓的,自己写个大纲,心里有底。”老爸淡淡道,见我一直站着,指了指旁边的凳子:“你坐。”我坐下来,蹙眉道:“你工作那么多,这个事情确实又不能推给别人,就怕精力上照顾不过来。要不,调江哥过来给你做助手?他在向阳县做乡镇企业局的局长也有些日子了。”老爸想了想说道:“乡镇企业的体制和国营企业不是一回事。”

“企业管理的原理是相同的,向阳县的乡镇企业发展得很好,许多具体的做法可以照搬到国营企业去,这个不矛盾。再说这也是为江哥的前途着想。他当过秘书,做过乡镇负责干部,现在又主管乡镇企业,如果再有国营企业改制的工作经历,这对于丰富他的资历是很重要的。”江友信年轻,又有文凭,工作能力极强,如果资历上面再加一分,那么日后提拔起来,就不会有人说闲话了。

最主要的是,这个国营企业的改制,事关全局,虽说是试点,也只允许成功不允许失败。老爸身居常务副市长之位,无法做到事必躬亲,手底下有一个完全信得过的人,十分要紧。

江友信无疑是最佳人选。

老爸在我面前自然不会隐瞒观点,听了我的话,沉吟道:“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不过估计这个试点办一旦成立,应该会配个处级架子。友信资历不够啊。”

“江哥今年二十九岁,正科级快三年了。上个副处应该问题不大吧?”我不以为然。

“老爸,非常时期用非常之法,顾忌太多不行的。”老爸点点头,笑道:“现在还不知道省里批不批这个试点呢。”我也笑了。

老爸这意思,就是将我的话完全听进去了。

“你明天又要走了,去陪你妈说说话吧。”

“哎。”我起身来到客厅,老妈还在看电视。

我妈这点好,身为工商局副局长,不爱窜门子也不爱和三姑六婆磨牙,每日在家里守着,伺候老爸,没事就看看电视。

不过比起从前来,家里冷清多了。大姐结婚之后,在单位分配了房子,与江友信两地分居,要到星期六,江友信才能从向阳县赶到宝州市来团聚。平日里,也不是天天晚上都能回家来陪伴老妈。三姐和我都去了外地上大学。家里面就只剩下二姐和老妈做伴,如今都还没回家。好在二姐是和严明在谈朋友,要是谈成了,结婚后自然住在严家,倒是隔得不远。

“妈,我明天去大宁市,过两天就去南方市了。”我挨着老妈坐下来。

老妈奇道:“为什么要过两天才去南方市?不是直接坐飞机去吗?”现在老妈也隐约知道这个儿子很有钱,上了大学之后,不但不要家里一分钱生活费,连三姐的学费生活费都是由我负责的。

但她也不细问。估计是老爸给吹了枕头风,叫她不要管得太多。

“答应给菲菲和三姐在学校找个房子单独住,得去找一下关系。”我笑道。

老妈顿时眉花眼笑,盯着我问道:“小俊,你老实交代,和菲菲怎么样了?”我有些莫名其妙:“什么怎么样了,很好啊!”老妈上下打量着我,笑眯眯的道:“你们就没有……”饶是本衙内脸皮甚厚,也不免老脸泛红,笑道:“妈,你别瞎想,我们才多大?”老妈就眼睛一瞪:“我又没问你别的。我是说,菲菲这么漂亮,你们又不在一个学校,可要小心些。上了大学,什么人都有了。”我呵呵一笑,说道:“这你就不用担心了。你儿子,可也不是水货!再说,我这不正想办法,把她和三姐安排在一起住嘛,嘿嘿,给安排个盯梢的!”老妈先是连连点头,随即又连连摇头,叹息道:“你三姐那个性子,比菲菲还憨,怕是连自己都守不住……”想想也是,我不禁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