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过个年可真累(第3/3页)

有关乡镇集体企业,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是一个绝大的问题,牵扯到太多的层面和太多的利益纠葛。在柳俊的记忆里,发生过许多起“剥光猪”的案例,官司从九十年代初期打到二十一世纪,十六七年都没结果。

柳俊雅不愿看到腾飞公司和柳家山陷入到这个“怪圈”之中去。

眼下,最高首长已然开始南巡,以绝大的气魄和绝大的决心结束近来党内两种思想的碰撞,继续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国家和民族将迎来一个极盛之世。

而借助首长南巡的东风,借助陆续出台的相关政策与法律,腾飞公司有望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这是最佳的机会,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机会。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

自然,时机一到,柳俊会给他们提醒的。

柳俊等待的时机,就是首长南巡之后,中央以首长南巡讲话作为正式文件下发全党全国的这个历史性时刻。

柳兆玉还待要说,柳晋文已经制止了他,大手一挥,说道:“兆玉,不要说了,就按照小俊说的办,错不了!”这位,是自始至终,一如既往无条件相信柳俊的。

柳兆玉略略郁闷了一把,不过却不再多言。他尽管不如老头子那般迷信小俊,但如今小俊是团省委的干部,年纪轻轻上了副处,对上头的政策,肯定是比他更了解的。再说十二叔不是也没说什么吗?

柳晋才就瞥了儿子一眼,柳俊微微点头,给了老子一个笃定的眼神。柳晋才也便微微颔首。

又扯了个把小时闲话,门外汽车喇叭声响起,一长溜新崭崭的小汽车停在了门口,向阳县县委书记陈立有领头,向阳县的县委常委和人大政协的主要领导们齐刷刷到了。大伙尚未进门,“新年好”、“恭喜恭喜”的祝词先就涌了进来。

得知柳书记回了柳家山,陈立有等一干人自然推掉一切其他应酬,以最快的速度赶了过来。

见了昔日同僚部属,柳晋才便笑呵呵地站起来,与大家一一握手为礼,自有一番热闹。柳兆玉就紧着安排饭菜,留县上的领导吃中饭。

柳晋才他们起了个大早,加之国道线改造完成之后,车行甚速,三个小时就到了柳家山,却是可以赶上中饭。

到了下午,得到消息的干部愈多,连唐海天,石荣轩,田文明,容百川,董建辉,刘和谦等一干市委常委以及廖顺利、沈钧等外县领导也都到了。自然,他们是从渡头镇赶过来的。

老朋友见面,又再喧闹了一番,留着吃了晚饭,才一一告辞而去。

送走一干市县头头脑脑,柳晋才长长舒了口气,略显疲惫地靠在沙发里头,轻轻揉捏着自己发涨的额头,阖上双眼。

柳华便走到老爸身边,给他轻揉两边太阳穴,又有些担忧地望着江友信。

江友信玩笑道:“我陪着爸爸,倒是躲过了一劫!”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外婆便吩咐道:“小俊啊,你把门关上,一家人好好说说话。”柳俊答应一声,跑去关了门。

却只见外婆踮着小脚,去到里间,不一刻拿了一个存折出来,放到阮碧秀面前,说道:“碧秀,这里头是五万块钱,我和你爹商量好的,你拿去用。”外婆此举,却是将大家都惊得呆了。

“妈,我怎么好拿你老人家的钱呢?再说,我们也有钱用!”阮碧秀连忙将存折推了回去。

“都是村里这些年分的红,每年都是好几万呢,按人头分的。我们两个老人哪里用得了这么多?你安心,也不是只给你们一家。你们兄妹几个,每人一份,都是一样多!我知道你们不缺钱,不过这终归是你爹和我的一份心意。等我们百年之后,这栋房子卖了,钱都给小俊。这房子,是老柳家的地基屋场呢,算是小俊的祖产……”外婆尽管高龄,头脑和言语都很清楚。

阮碧秀急了,哪里能用七八十岁老父老母的钱,忙不迭说道:“妈,你和我爹两位老人家长命百岁呢!这钱你们先留着。”正在推让,一直不怎么说话的外公开口了,老人家耳背,听不清楚他们说什么,瞧情形也知道是女儿不肯收钱。

“都收下,我们就欢喜!”外公话不多,却是说一句算一句。打小阮碧秀几兄妹就不敢忤逆老父亲的言语。

阮碧秀便犯了难,瞅了柳晋才一眼,柳晋才微笑着点了点头,意即要她先遂了老人家的心愿。阮碧秀这才收起存折。

外公外婆便开心地笑了,阮碧秀眼里却涌上了泪水。

“爸,我打算去一趟南方市!”一家人围坐着,谈到很晚,临睡前,柳俊向柳晋才说道。

“去南方市?给何参谋长拜年吗?”如此强援,柳晋才自然不反对儿子多多亲近。

“不仅仅是拜年,我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与何参谋长说。”柳俊神色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