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3章 强项的财政局长(第2/2页)

“没有钱不要紧,可以借款嘛。”柳俊还是带着和气的微笑。喝了一口茶水,平静地说道。

周荣生就晕了一下。

他担心的就是这个。身为财政局长,对每一任市长的施政理念,周荣生都有一定的研究。不研究不行嘛,都要着落在他头上出钱呢。财政局长,其实就是一个大管家,要有当家作主的意识,好好帮着市长当好这个家,不能落下太多的亏空。

柳俊主政地方,最鲜明的施政特点之一,就是“超前消费”借钱搞建设。主政潜州的时候,大肆拍卖国有资产,还差点引发了一场偌大的风波。

“柳省长,举债建设,我并不反对。想您以前在长河区,在潜州市,都是这个思路,也取得了很实际的成效。但是,借钱建花园和借钱修路建工厂,是两回事。无论修路还是建工厂,都是为了增值。路修通了,工厂建起来了,就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这个我支持。还债有着落嘛。可是,借钱搞绿化,建花园,那是纯粹的支出,不会带来经济效益的。这个亏空,拉下了就不好补。”周荣生坚持阐述自己的意见。

柳俊笑了笑,依旧不见生气的意思。

事实上,他很欣赏周荣生这样的干部,能坚持自己的原则,我们党,以前有一大批这样敢于坚持原则,铁面无私的好干部。可惜的是,随着时代的推移,这样的干部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官场上,到处都充斥着阿谀奉承之辈,充斥着溜须拍马之徒。

在如此大环境中,周荣生这样的干部,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而且,柳俊也清楚,周荣生并非如外界传言的那样,不识进退,不懂规矩。至少,周荣生很注意场合。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周荣生就没有当众质疑,而是会后主动要就觐见,面对面提出反对。

他还是很注意维护领导威信的。

当然,这也跟柳俊的出发点有关。无论如何,柳俊的出发点是好的,不是胡来,只是有点超支,周荣生也就是给柳俊提个醒。

“荣生同志,举债修路,和举债建花园,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我们玉兰市作为省会城市,在东南数省的省会城市之中,无论经济发展的速度还是城市的建设,都是比较落后的。这种状态,必须要改变。不仅仅是改变玉兰市的外貌,更重要的是增强市民的信心,同时增加我们招商引资的竞争力。一座优美的城市,花园式的城市,也就是向投资商展示了我们的执政能力。这是一种软实力的提升。在今后的竞争中,软实力将比硬实力更有吸引力。所以,这个规划必须执行,市财政不够支付,咱们就借债,也一定要把这个规划落实下去。我们要加快速度,不能总是在人家后面追赶。我相信,三年之后,最多五年之后,玉兰市就会大变样,成为全省人民真正的骄傲!”柳俊侃侃而谈。

周荣生认真地听着柳俊的“演讲”没有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认真思考了一会,很郑重地说道:“柳省长,对于您的高瞻远瞩,我很钦佩。但我身为财政局长,必须要脚踏实地考虑问题。我仍然认为,这个花园式城市的建设,开支太大。希望柳省长能够好好考虑一下,是不是有更妥善的方法!”

“荣生同志,你说得很有道理,我们每个人都要各施其职。我作为市长,要为全市的发展负责,你作为财政局长,要为财政支付费神。但是,已经形成的决议,必须要执行。希望你能很好地配合市政府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