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6章 常委会上的勾心斗角(五)(第2/2页)

最后一位常委是省委统战部长宋树平。宋树平和罗良华一样,是学者型干部,常委会上敬陪末席,算是那种比较典型的举手常委了。只是大家都发了言,宋树平如果不说几句,似乎也不大好。

“柳书记,魏省长,各位同志,我谈谈我的看法。我完全拥护中央领导同志的决策,薛书记和容部长对我们D省的干部工作如此关心,是大好事。我们应该争取把这个事情办好,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交流精兵强将,不但对我们D省的干部队伍建设有好处,对国家部委和其他兄弟省市的干部队伍建设也是一个支持嘛。”

宋树平缓缓说道。

D省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D省的干部在外人眼里,均是抓经济建设的行家里手。将D省的干部交流去其他省市,确实可以看做是一个支援。

宋树平这话,听上去是两边都不得罪,其实内里还是比较偏向魏宁生的。

基本上,眼下的D省班子就是这么一个状态,娄海英不用说了,罗良华与王秉和已经决定追随柳俊。这也很正常,省委组织部长和省委秘书长不和书记保持一致,是相当危险的。除此之外,其他的常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对不同的议题,有不同的态度。

柳俊要想和在A省一样,如臂使指般强力掌控D省常委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就是目前的态势,已经很不错了,至少省委常委会里,没有出现一股占据压倒性优势的其他力量和柳俊抗衡。

宋树平发言之后,会议室又安静下来,大家的目光都落在柳俊的脸上,等他做总结发言。

柳俊微微一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同志们的意见都很有道理,我也认为此事应该稳妥进行。交流干部不能影响到正常的工作,这是肯定的。良华同志,魏省长的意见非常好,你们组织部就依照这个思路去进行排查摸底,确定第一批交流干部和培训干部的名单。春节之后,我们再进行讨论。要广泛征求同志们的意见,尽可能做到公开透明。”

“是的,柳书记。”

罗良华点头应诺。

一抹惊讶之色在好几个常委脸上闪过。原以为柳俊既然提出了这个议案,就一定会强力推行。而且常委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了完全拥护,就按照罗良华拟定的那个初步方案,在春节后的两个月之内落实到位,也不是做不到。不料柳俊却同意了魏宁生的意见,表示此事可以“延缓”进行。看来柳衙内也有所顾忌,不愿意一到任就搞得“民怨沸腾”。

反倒是魏宁生脸上,却看不到丝毫的轻松之色,似乎还颇为忧虑。

能够走到今天的位置,在座诸人没有一个是简单的,马上就明白过来。

只要常委会上没有否决这个干部交流的议案,柳俊就已经取得了完全的优势。柳俊一开始就把调子定了下来,定在如何落实这个方面,便是此意。

至于怎么进行这个干部交流,完全是技术性的问题了,主动权也掌控在柳俊手里。或许不急着交流,更有好处。这一百个交流干部名额和五十个党校进修的指标,如同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D省所有中层干部的头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谁要是不和柳俊保持一致,不执行柳俊定下来的大政方针,那么毫无疑问,交流干部的名单里就会出现谁的名字。

这种不确定性,才是威慑力最大的。

若是早早将名单定了下来,反倒没有了“悬念”。已经定了的,无可“抗拒”,也就“横了心”。而没有进入名单的干部,自然大大舒一口气,该怎么干还怎么干,不必担忧什么了。

柳俊一手拿着鞭子,一手拿着糖果,鞭子不急着抽下来,糖果也不急着甩出去,就这么“吊着胃口”,叫人无可与抗,果然是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