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来自法国(第2/2页)

最近几年国内的古董市场热的发烫,很多原来很普通的东西,都动不动就被炒成了天价,这让很多真心喜欢收藏,但是却囊中羞涩的藏友,显得是无所适从。

也正是因为这股风气,最近几年,西洋古董,在国内也开始渐渐的风行了起来。

入手价格低,保值率还算不错,这也是这几年他这粤之乡能在潘家园站稳脚跟,打响名气的主要原因。

“嗯……那好……也难得这三只瓶子能碰上真心喜欢他们的人,这样吧,这三只瓶子,每只一万,一共三万,老板你看如何?”

这三只瓶子,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他爷爷去伦敦掏老宅子弄回来的,当时他爷爷可是打包掏了人家的老宅子,零七嘛碎掏了好几十件东西,一共才花了几百英镑。

现在几十年过去了,他把这三只叫不上名字的瓶子,要价三万块,已经不算低了。

金沐晨根本就没犹豫:“成交!”

沈威利的脸上是乐开了花,今天真是碰上了大豪客了,一转手就在自家店里花了四万多。

要是天天能碰上这样的大豪客,那该有多好?

帮着金沐晨把这几件宝贝,都仔细的打包,包装好,然后一路送到了门外,这才心满意足的回去。

拎着手里的几件东西,金沐晨也没心思在逛下去了,转身出了潘家园,然后叫了一辆出租车,直接回了酒店。

到了酒店,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又把那三只彩蛋形状的瓶子,给拿了出来。

在西洋的阳光下,这三只彩蛋形状的花瓶,瓶身上的色彩,随着阳光,角度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幻,猛然间多出了几分瑰丽不凡的味道。

金沐晨凝视着这几只花瓶,这时候才第一次感受到了这花瓶的美感。

它们身上的釉色,虽然并不像中国瓷器瓶身上颜色那么中规中矩,但是却有着自己独到的另外一层特色。

当光线亮度,角度不同的时候,它们身上的反射光,竟然另有一番风味,颇是能引人遐想。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好像你去看那些印象派大师的画作似得,他们的画,在普通人眼里看来,就和鬼画符,擦脚布没什么区别。

可是如果你真的懂行,如果你真的能看进去,能够看懂他们的构图,以及对色彩的运用的话,你会对着那些画,产生很多的遐想,那些画能够让你想起很多东西。

这就是所谓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甚至每个人看到那样的画作,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和遐想,这也正是印象派的逼格之所在!

而眼前这三只铜鎏金彩蛋花瓶,就能给他印象派大师画作一般的感受!

在结合到这瓶身上是使用的洛可可风格的曲线,金沐晨的心头猛地一动。

然后开始连上网查找了起来……

那个沈威利他们祖孙几代都没能搞明白这花瓶的来头,那是因为他们主要是做英国古董生意的,而对欧洲的另外一个艺术国度,法国可能了解的就不是那么多了。

要知道洛可可风格,可就是起源于法国。

而且他猛然想起以前自己看过的一本讲述西欧瓷器发展历史的书,上面好像说过,喜欢在瓷器上面使用金属釉色,来制造艺术陶瓷的,就是法国人。

而且法国的艺术陶瓷制造者们,还非常喜欢,在自己的瓷器上体现出那种他们追求的印象派风格。

这样想来的话,这三只瓷器花瓶到是都符合了法国艺术陶瓷的特点。

难不成这三只铜鎏金彩蛋花瓶是来至于法国的瓷器?

国内因为有墙,所以很多资料,金沐晨不得不翻墙出去找,网速很卡,不过很快金沐晨就找到了一些有用的资料,这让他越看越是兴奋。

“……法国艺术陶瓷的风格……颜色使用大胆……金属釉色,锈色,奶油色,棕色,紫色都是他们率先使用在陶瓷装饰之上,而且有着强烈的自我风格……”

等看到这些评述的时候,金沐晨猛地一拍大腿,这就对上了,接下来该是查找这瓶子的来出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