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瓷器天堂(第2/2页)

因为官窑和汝窑瓷器的产品性质比较相近,釉色都是以天青,淡青这样的釉色为主,而这官窑瓷器虽然也很漂亮,但是论釉色肯定是没有汝窑的漂亮。

而且要知道汝窑的瓷器,甚至连底款都是包了釉的,所以官窑的瓷器,在金沐晨看来,比起汝窑的瓷器,肯定是逊色不少。

甚至在他看来,都还没有后面那一柜子的钧窑出产的瓷器漂亮。

和前面三个窑口不同,汝窑,官窑都是宋徽宗时期专门给皇帝生产瓷器的窑口,定窑也是专门为皇家贵族们生产瓷器的窑口。

而钧窑最初的出身,其实是民窑,也就是针对普通老百姓的窑口。

这样的民窑,在明清时期那是根本提都不用提,和官窑的作品肯定不能比。

但是宋朝的这个钧窑,却能够被留名青史,主要还是因为他的特色。

看着柜子里的钧窑瓷器,主要都是以花盆,水罐之类的器物为主,看体型都是大型器物,而且大多为实用器。

要搁到明清时期,这样大块头,并且胎质略显粗糙的器物,肯定会被说成难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但是他之所以在宋代被生产出来之后,能名留青史。

主要靠的还就是这些器物外面那通体的流釉,其实说白了,就是在瓷胎烧造出来后上釉,实用了非常廉价的含有铜氧化物的材料作为釉料给瓷胎上色,但是因为上釉不均匀,和烧造的时候,温度把控的不够均衡,最后导致窑变发生。

如果是明清时期的话,那么这一窑的出产瓷器,肯定都会被当成废品了,可是当时钧窑的工人,也不太甘心,结果打开窑口一看,这下呆住了。

因为这些瓷器实在是太漂亮了,因为釉色在瓷胎上面发生了窑变,所以虽然没能烧造出想象中的那种釉色,但是却烧造出了一种非常奇特的釉色,而这样的釉色,有散发出一种非常异样的美感。

和汝窑,定窑,官窑出产的瓷器,比较单一的釉色相比,钧窑瓷器的釉色比较丰富,甚至可以说是五彩缤纷,艳丽绝伦。

比较有名的有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葱翠青以及天蓝,米色,月白,窑变等等。

其中,以红,紫最为名贵,称为“钧红”,“钧紫”,而这大英博物馆这装着钧窑瓷器的柜子,几乎就全是钧窑瓷器里面最名贵的,钧红和钧紫这两种类型。

看着那钧紫色的大水罐,还有后面那钧红的水仙花盆,金沐晨感觉自己的眼睛都快拔不出来了,甚至隔着柜子,他都能听到自己咽口水的声音。

尼玛,这哪里是游览啊,这简直就是遭罪啊,看这样的好东西,就那么摆放在柜子后面,却不能出手,这感觉,简直糟的不能在糟了!

然后就是哥窑的瓷器,这也是五大名窑里的一所民窑,不过烧造的主要以黑胎厚釉,紫口铁足为特征。

和其他四大名窑的作品比起来,特征非常的明显,而且看起来也是非常具有另外一种视觉冲击感,非常有一种异样的美感。

看多了汝窑,定窑,官窑的瓷器之后,在看钧窑和哥窑的瓷器,总是会产生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可能就是这两个窑口出产的瓷器身上带着的那股草根气息吧,虽然是草根,但也是精美绝伦,极具特色的草根,所以这两个窑口的瓷器,才能和另外三个窑口的瓷器一样,名留青史。

看完了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在看其他瓷器,同样是能让人喘不上来气那种,好东西绝对不少。

比如那放在最显眼地方的那一对,元青花象耳龙纹大瓶,这一对龙纹大瓶几乎囊括了除人物外元青花绘画的全部元素,如龙纹、海水、蕉叶、扁菊、云纹、杂宝等,而且绘制精良。

就目前存世的元青花而言,难有与其比肩者,就算是中东土豪,花了一个多亿买去的那只鬼谷子青花大罐,和它也根本不能比,所以这对大瓶作为元青花标准器,绝对是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