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节 不羞涩的初春(第2/2页)

有时候会去研究院里看他们边做边解释说明。没有什么固定套路化的先学习什么然后再学习什么,更没有考核检验的测试。比如去年的时候,看过些金融与战争关系的书,觉得里面的银行投资运作方面的问题很模糊,就跟姐姐去了趟XX银行了解,这样就对书里面的内容有了清晰概念。

不是太明白为什么在学校是那样学习,这些东西应该像你教我滑冰一样很轻松自然的吧,在实践中掌握基础和技巧,自然而然就明白了。如果因为特别有兴趣或者需要自发的就会到合适的场地反复多次的强化练习,为什么要考核呢?还必须要求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如果让我必须学习厌恶的法语,那绝对难以忍受。太讨厌那种机关枪似的语速了。”

如果说过去陈依还不太明白跟李茵的环境差距有多大,多远。现在他就算不明白,但也马上想起电影电视里面那些太子公主之类的人读书上课就跟平民百姓不一样。贫民百姓往书堂跑,太子公主的贵族请太傅单独教,检验的场面也只存在于皇帝或皇后心血来潮的考校。

他现在实在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了。他已经明白所谓成绩优秀也无法对他们的将来有帮助。多么浅显的道理啊,书本上的历史里状元几年诞生一个,其实没几个会变成驸马,多是分配到各地就任高低不等的官员。

状元跟驸马根本没有必然关系。甚至跟真正的大权在握,飞黄腾达都没有必然关系。

如果像电视剧里头那样,状元等于驸马,三年一个状元,那得多少个公主才够嫁?那得多少权力分配给状元?

状元不等于驸马。不等于飞黄腾达。反而跟七品芝麻官能划等号。也只有这种小官的位置能安排的过来。

“五年里我能为你,为我们以后做些什么,我想只靠自己根本得不到答案,因为完全不能理解你的环境。”

李茵好像也想不到,认真的思索了很久,还是没有答案。

最后她忽然有了主意。但因为考虑的太久,陈依都无法信任她的回答是否靠谱,听完她的话后更觉得像是好不容易想出来一个‘或许’有用的主意。

“爸爸特别欣赏有投资本事的人,如果你能证明这方面的能力爸爸一定会很欣赏你的,肯定也会尝试接纳你。”

陈依茫然。

继续茫然的望着李茵。

他完全没有概念,毫不了解,哪里想得到该怎么做,从何做起,或者说从何学起?

李茵明白了他的反应。很快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