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节 慧(第2/2页)

很多时候别人心里的想法或者背后的谈论并不想或者不敢不愿伤害当事人,所以才在背后说。正所谓眼不见为净,耳不闻为宁。但林青偏偏清楚的知道这些,有所谓关心则乱,旁人心里对她存在看法她早已习惯,但却极不愿意陈依遭家里人如此腹议。

刚才险些气的要斥责,又知道这样全无用处不说反而让陈依更遭人恨。

渐渐冷静下来后就琢磨如何计议才能让陈依答应做些什么。

陈依果然不到一个小时就回家了,林青还没想好如何开口,也不急于提。

第二天她去银行查账时已经收到林天明承诺的款额。

看着款到帐,林青在回家路上却提不起精神。她太清楚陈依的想法,自从他知道李茵已死后对股票再没有任何操作的兴趣。由于他家庭环境影响决定一家大小都没有任何奢侈的消费,也就是没有压力在头上。

陈母娘家当年是差点成为地主的阶层,算是富裕过的人。大概因为这样她的心态非常出众,也让林青暗地里很钦佩。不似陈父般好要面子,嫉富轻贫又容易自卑。陈母的心态很稳定,很懂知足。没有寻常人一些富豪幻想的。

陈依的心态很多层面继承了陈母,或许他从小看书多的,书看多的人总会比别人更注意心境这种东西。常人看人只观形貌衣装,陈依这类人还看精神的,奢华衣装的贵人往往触动不来这类人的视觉,那些很有精神修养的却总会让他们份外注意。

原本陈依这种家庭出身往往会有财富的幻想,因为李茵的缘故让他在还没有学会享受金钱时就因为特别的天赋拥有了过多的金钱。这反而让他不知钱有什么好,更对财富没了幻想。没了幻想也就很难指望让他有追逐的动力和欲望。

平素些小事陈依会不嫌麻烦,因为让他不感到做着很难受。这件事情关系长远,非一朝一夕能够告结。陈依如今早对股票没了兴趣,操作起来又势必记起李茵给的账号,想起来就记起李茵这人,必然难过。

加上陈依喜欢道家无为思想,又看权力斗争类的书多,更对金钱权力之类的没了兴趣。知道追逐这些的人活的累不说,还活的没了自己,追求什么就有些什么样的规则,进了那条道是没得再容人感叹什么身不由己非所愿之类话的。个人心里的意愿就必须在规则范围内牺牲放弃掉。

这些跟陈依自把自为的个性完全不搭调,肯定就喜欢不起来。

金钱观念上陈依是这样,感情上也是这样。跟李茵的结识在他还没学会享受情爱欢乐的年纪,得到的乐远没有悲痛来得多。经历中又过早触及了复杂的环境,看了许多成人男女乱七八糟或可歌可叹的情爱悲欢,自然就发觉原来情爱这东西跟别的没什么不同。

追求其中的人都如沧海上的一片小叶子,只能顺着波涛前行,理会不得自己到底想飘的方向。不管在沧海波浪里头怎么苦苦挣扎,最终被送到彼岸都未必是所愿意去的。送对了方向的好似和美如愿了,更多的却登上悲伤的岸头。不管是愿意的岸还是不愿意的岸,被送到哪都半点不由人。

林青在铜山顶上坐着看了半天的笔录,苦苦思索还是没有个可行的主意。她知道这就叫逆势而为,也可以说是逆天而行,纯粹是自寻苦恼的做法。她的情况跟陈依本来是不太合适的,走一块也难以得到她父亲的认可。陈依根本是不在意被她父亲怎么看待的人。偏偏她要试图扭转乾坤,当然是难的。

这本笔录里记的都是陈依的事情,从心里到生理到经历到环境情况都俱全。人是很复杂的东西,也许一片叶子就会激发某个人认识上的突然变化。就算她知道人心里想什么,如果不知道变化是因为什么,也会没办法把握和应付这种变化。

所以她一直记录。每逢有事时就拿出来翻着琢磨,看从中能否找到合适可行的突破口。

陈依从不烦她,甚至没有从她嘴里听到哪怕一句觉得反感的话。这些都是做足功课的产物,背后藏着林青付出的许多心血考虑。

林青琢磨着编些什么故事,这本来可行,但将来肯定会被拆穿的,这么做未免就鼠目寸光只图眼前了。往后就变成搬石头砸自己脚的傻事了。

山顶上风吹的挺大,这季节里坐山顶避光的地方人很舒服,林青琢磨着事情不知觉日头已过正午。两个保镖终于忍不住过来提醒。

“小姐,吃点东西再忙吧。”

林青看眼表才知道已经过午饭时间了,忙合了笔录上车,说就在山脚下的酒楼随便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