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节 入学(第2/2页)

林青什么行李都没带的空手登机。

陈依在机场外直等到飞机升空才返回县城。

诺大的屋子里剩他一个了,竟然感到冷清。

当晚躺倒翻来覆去到凌晨,又犯了睡不着的毛病。最后还是给林青去了电话,聊累了也不挂断丢枕边听那头的呼吸声才得以入睡。

次日开学时间他本该去学校报道,却给校方领导去电话说晚两三个月才能过来。

仍旧专心的操盘。

如此每日只管分析整理盘面交易记录,埋头操作,证卷部、家里两点一线。足足两个月就只回过S市一趟陪林青购买那两套答应的首饰。再就是林青飞过来的三次出门玩过。其它时间就只宅着。

经他手操作的收益远远超出事先预计的达到了不可思议的460%。

又转由王哥和老步他们做最后阶段的处理。

这期间他才去了学校报道。

校方领导是通过关系的,也收了陈父的钱。

尽管校规严厉,但有一条家住县城内可不必住校,陈依就谎称住县城的亲戚家,学校领导也不疑由他,未经确认就批准他每日放学可以离校出去。

陈依的初来乍到引起学校很多人注意。

开始他的校服还在制作中,穿着就让人特别在意。因为谁一眼看了都知道绝非本地长住的人。有的从教师口中知道他来自S市,探究的好奇心就更重了。

县城虽小,但学生同样如S市般分几种。典型的则是混混类型和乖生。

好像这种分类不管在什么城市都一样。

倒也没人吃饱了撑的寻他麻烦。但班里就有好几个混混和半个混混类型的学生,男的女的都有。对他流露的探究好奇也特别浓烈。

没几天就有个主动跟他攀交。中午一块在饭堂吃了聊天,自然而然的成了朋友。

认识一个也就认识了一窝。

主动跟陈依攀交情的是个男孩,个子矮矮小小的,只有一米五六的身高。但性格很开朗,总是在笑,也总是说些欢快的话题。他跟陈依攀谈的方式非常干脆直接。“听说你是S市转来的?”陈依点头回答是。他就又问“你的衣服也是在S市买的吧?”

陈依又点头说是。他就继续问“你放假回S市能不能买几件带给我?”完了还忙补充说“我会给你钱。”

认识这一个就很快认识一窝。

下午课间活动的几个横看竖看都不是乖学生的孩子挨个被他介绍给陈依认识。

介绍到一个红发的女孩时,他还表情神秘的附耳冲低声说“陈静喜欢你,上课一直瞄你。”

其实不等他说,陈依就已经从他玩味的表情猜到要说的话。

早熟的学生模仿成人,而普通的学生又模仿早熟和突出的学生。这是种或多或少的普遍现象。

这种表情语言也让陈依回想起初中,初一时候的S市学生才会用这种神秘兮兮又掩饰不住情绪的玩味表情说这种话。

那孩子说完了,还补充道“她挺漂亮吧?而且家里在县城也算很有钱,虽然不会比你们S市的人有钱,但是也有几十万家产。”

从县城的房价水平来看,这个叫陈静的女孩家里确实算有钱了。她家里足够购买几套陈依此刻住的三百多平米豪华装修的复式房子。对换S市的消费水准,物质上绝对属于能挺胸抬头骄傲面对人的层次。

另外有两个学生很惹眼。他们两个是很要好的朋友,都有米八的个头,一个肥胖,一个精瘦。绝对鲜明对比的外形。

这两个也明显比较早熟。不像大多数学生般流露对陈依的探究好奇,态度不自傲也不过份热情。

就这样,陈依融入了班级集体的圈子。

在校园跟混混交朋友有个明显的好处。学生鲜有会当你透明。俗语有云: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给混混朋友的面子就等于不给混混面子。一旦融入混混的圈子就等于跟其它学生都打过了声招呼。随便挑个学生说话,对方也会正视你。

当然,背地里也一定会多了斜视的打量和鄙夷的非议。

认识的当天下午放学,陈静就邀请陈依和几个关系好的往她家开的酒楼吃饭。

看起来不是第一次。几个人都答应的很爽快。

但也不像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因为有个人说“抠门静好久没大方过了!”

说话的人立马就被陈静抄起铅笔盒丢过去砸了。

“谁抠门?胡说八道诬蔑我的人品!”

“母老虎……”

那人话没所完看陈静样子更气忙跑开躲了。后者红着脸瞟眼陈依,气的还不肯放过的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