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合作框架(第2/3页)

“对了罗果夫,这次你们古董商的聚会一共有多少人?他们手上大概有多少华夏的古董?都有哪些是珍贵的国宝级或者一级文物?还有……”

看到李逸机关枪般抛出了一长串问题,罗果夫哀嚎一声,用力的拍了一下脑门,

“停,停,李逸先生,我只是一个希望你能够跑一趟俄罗斯,让我从你那里赚上一笔小钱的可怜的古董商人,你的这些问题……哦买嘎,你慢点问,我们慢慢来讨论好不好?”

听到罗果夫的回答,李逸忽然灵机一动,问道:

“罗果夫,你一年能赚多少钱?”

“呃……刚才好像不是这个问题吧?”

“不是,我是想说,如果我想请你做事的话,应该给你开多高的薪水才合适……”

加上刚刚交换给约翰·卡鲁的那幅《呐喊》,到目前为止,李逸一共交换出去了四件欧洲的贵重古董。最开始的那件青铜时代,因为有马大神的帮忙,所以真正的做到了货比三家,虽然最后选择的迪恩是一个意外选项,但李逸觉得,就只有那次交换他占了比较大的先机。

当然,其后的几次交换他也都很满意,但之所以这么顺利,原因却更多的归结于一些意外因素的出现,要说将那几幅名画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他觉得,还远远没有达到那个程度。

而田泽川的介入,再加上这几天他一直在考虑珠宝公司的事情,这些都让他意识到,如果他真想做好文物回流这件事情,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太现实的,他应该组建一个团队,哪怕这个团队的成员都不是全职为此服务,但效果也应该会比现在他一个人忙东忙西好上很多。

这个团队的构成,应该有像田泽川、罗果夫这样手上拥有大量文物信息的人,也应该有谭默轩这样,在谈判方面有专长的人,甚至还应该有专业的法律、财务顾问,毕竟,以后他很可能会直接出钱购买大量的古董,也有可能会和各类博物馆进行交涉,这样,就有可能牵扯到不同国家的法律、税务等等方面的问题,甚至有时候还会牵涉到文物的来路等问题,他不能因为现在一直很顺利而忽略这些,否则,将来很有可能会吃一个大亏。

和其他团队核心成员不同,负责提供信息的人员所承担的责任最少,相应的要求也最低,那么,既然可以接纳田泽川,那么,为什么不能试试接纳罗果夫呢?

而且,因为罗果夫的身份,他在打听流失文物下落方面还有着田泽川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而他所要做的,只是为了这些信息支出一些小小的信息费,又何乐而不为呢?

理顺了自己的思路,李逸给罗果夫解释了一下,罗果夫一听,大喜过望,一把就搂住了李逸的肩膀,

“老板,我现在每年大概能赚500万美金左右,您如果能开到这个价码,我生意都不做了,天天跑出去给你打听信息去!”

“去!以为我是冤大头啊?还500万美金,我看5万还差不多!”

“哦买嘎,你这儿价砍的也太狠了,一下就少了100倍,实在是太黑心了……”

“行了,现在有件正事要好好的谈一下,如果做得好,我们可以认真的谈一下你的报酬的问题,如果这件事都做砸了……”

李逸一摊双手,率先走上了二楼,一旦想通,很多问题和思路都不受控制的浮现在他的脑海,他必须要整理一下,然后借着这次机会检验一下,如果可行的话,他准备就先从罗果夫开始,然后再找机会扩大这个搜集信息的队伍。

刚刚介绍的时候,他就知道贵宾洽谈室设在二楼,走上来一看,果然是一个谈事情的好地方。

动手为自己和罗果夫都倒了一杯咖啡,李逸找好纸笔,一边整理自己的思路,一边和罗果夫商量。

“首先我们要界定一个需要收集的文物信息的范围,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最简单的就是文物的年代,然后是文物的类型,至于文物的价值,这个对你有点难度,但如果年代和类型都限定好了的话,这些应该也都不是问题。”

“文物当然是越古老越珍贵,但这个也不是绝对,所以就需要有其他的条件来进行限制。拿瓷器来说,我们可以根据朝代、器型、釉色、窑口等方面来确定它的珍贵程度,比如宋代五大名窑,还有康雍乾三代的精品瓷器,这些无论什么器型、釉色都应该在收集的范围之内。还有青铜器,仅是朝代一项就可以大概的看出其珍贵程度……”

“至于收集这些信息的报酬,我们可以按照信息的数量,价值来界定,当然,我也可以给你一份固定的报酬,这个完全看你的选择。有时候,还需要你就某件东西进行初步的接触和谈判,我们也完全可以按照最后成交的金额来给你一定比例的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