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女王的玉镯(第2/3页)

龙凤都是古代帝皇家族专用之物,所以这件肯定是一件宫廷旧藏,而且多半还是清宫旧藏,甚至有可能是慈禧所有都不奇怪。

之所以会这么判断,是因为翡翠在华夏的历史。

玉文化在华夏源远流长,古已有之,虽然一直以来都是以和田玉为尊,但根据史料记载,在北宋时期,就已经有翡翠出现。

只是当时的翡翠并不是很值钱,比和田玉差了不是一星半点。而且这种情况历经宋元明3代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善,一直到了清代末期,尤其是慈禧掌权之后,情况才有了明显的变化。

在慈禧所收藏的宝贝里,翡翠西瓜和翡翠甜瓜都是非常著名的绝世珍宝,另外,翠玉透雕盘龙头簪、翡翠白菜,甚至相传是从恭亲王手上要来的翡翠扳指,都是老佛爷的心爱之物。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当时甚至有这样的说法,到宫里办事,最好的礼物就是一套翡翠扳指和翎管,所以,在那个时期,翡翠的价值已经被大大的提升了起来。

只是,从目前出土的一些文物看,那个时代的人们更关注的是翠色,对于种水反而没有现代人这么计较,这一点,从这件手镯上就能看的出来,当时的皇家绝对不是没有实力寻获玻璃种翡翠,而是他们更看重颜色,在他们眼里,这种满绿的冰糯种绝对要比翠色并不突出的玻璃种优胜。

将手镯拿到手上,李逸才注意到,这上边雕着的,并不是一只凤凰,而是首尾相连的两只!而且,雕刻手法也不是简单的阴刻,在凤凰身体和尾羽部分,还使用了一些浅浮雕的技法,让凤凰看起来更加的栩栩如生。

用手指轻轻的抹过手镯表面,李逸摇了摇头,这种加了雕刻的手镯并不实用,主要就是因为清洗的问题。像这种镯子,戴在手上一天,雕刻线条部分就有可能会被染上污物,而如果频繁清洗的话,对翡翠表面的抛光也是一种破坏,或者只有像皇家这样,有专门的玉雕师服务,才能够不怕这个麻烦,寻常人家应该是不会佩戴这种手镯的。

不过作为文物来说,其价值很明显要高于普通富贵人家所用的手镯,尤其是在看了雕工之后,李逸不由开始猜测,这件镯子属于慈禧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其实属不属于慈禧,应该是没什么意义。因为按照正常来说,就算是知道一件翡翠手镯应该是属于某位名人,但如果没有明确的传承作为证据的话,其实也没有什么用,因为一般的翡翠手镯上绝对不会留下任何的铭款。

可是这件却有点不太一样,因为这件的外表面有雕刻,那么,在手镯的某个地方留下铭款,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如果能找到铭款,证明这件手镯曾经是哪名皇室成员所有,那么,这件镯子的价值绝对会比现在要贵重的多。

抱着这种想法,李逸仔细的检查了手镯的内外表面,不但没有找到铭款,反而又发现了一处缺陷,在手镯的内表面某处,有一个芝麻粒大小的黑色色斑!

只是奇怪的是,这个色斑却不是翡翠的癣,而且作为一件皇家用品,也不应该有这么明显的缺陷才对,可是这件……

李逸沉吟着用手指反复摩挲着那块色斑,他怀疑这里有可能就是铭款的地方,只不过雕刻师使用了微雕的手法,后来被污物所侵,而这件镯子后来的拥有者又不知道这个秘密,所以没有及时清理,或者清理了却不得其门而入,只好将它当成了一块黑斑。

可是,他反复摩挲了半天,没有感觉到一点不光滑或者是雕刻过的痕迹,而且,就算是用上放大镜,也还是没有任何的发现,不由苦笑着开启了鉴灵牌。

一阵凉气流过,鉴灵牌给出了一个让他目瞪口呆的鉴定结果。这件质地颜色都不算是特别突出,外表面还很罕见的雕刻了凤凰,而且内表面还有缺陷的翡翠手镯,居然是带领英国进入“日不落帝国”时期的一代女王,伟大的维多利亚女王的饰品!

这尼玛怎么可能?这件镯子无论从款式还是雕刻手法,妥妥的都是清代末年华夏的产物,怎么可能会是维多利亚女王的饰物?

可是,鉴灵牌是不会出错的,所以李逸只能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如果不是他看错了,那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往往就只有两种可能,那就是,这件手镯是作为国礼,由当时的清政府赠送给女王的,或者,是女王的那些侵略东方的下属,自己找人做来献给女王的!

不过,考虑到当时的社会情况,后一种的可能应该会比较小,但是也不能排除,一些得到洋人庇护的或者受到逼迫的玉雕师,在洋人的要求下制作了这一件违禁的饰品。

轻轻的敲了敲下巴,李逸倒是有些庆幸这件镯子是属于维多利亚女王的了。因为不管是从哪里得到的镯子,英国皇室多半都会有这件镯子的相关记载,而英国的这些记载,在保管的完整度上肯定要远远的强于清廷,所以这绝对是一件绝世的好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