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蓝晶石矿(第2/3页)

李逸一边跟谷枫随便聊着,一边四下乱看,忽然,他目光一闪,站住了脚步。在他斜上方大约四十米远处,他看到了几处蓝色的闪光!

蓝色?难道是蓝宝石?

他装作不经意的改变了方向,一边走一边盯着其中最大的那块打量起来。

这是一块差不多婴儿拳头大小的深蓝色晶石集合体,呈放射状,由七根大小不一的方尖柱形晶体组成,就好像是一个水晶簇一样。

这种晶体晶莹剔透,看起来确实很像水晶,但又绝对不是水晶,当然更不可能是蓝宝石。

那又是什么东西?

李逸的目光稍一偏斜,就看到了另外一块晶体,这块的形状是扁平的板条状,看结构是一个完整独立的晶体,只不过,蓝色要稍稍浅上一些,而且,在蓝色中间还掺杂着一些白色。

“板条状,篮中带白,晶面上有平行条纹……”

李逸努力回想了一下,几个可能在心中一一闪过,他的眉头一下舒展了开来,他已经想到这应该是什么东西了,这是蓝晶石!

蓝晶石是一种耐火度高、高温体积膨胀大的天然耐火原料矿物,应用范围很广,可以用来生产技术陶瓷、火花塞、球磨机球体等物,用它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耐火砖和型材,往往都被应用于热风炉、热风塔、再热炉等设备的关键部位。

当然,他之所以会认识这种材料,最主要是因为,这还是一种宝石,通常都被用来制作成手链、项链还有戒面等东西。

蓝晶石的价格比较低廉,根据品质不同,宝石级蓝晶石每克的价格大约在20到100元之间不等,只有极少数的极品能够卖到上千元一克。

世界上最出名的蓝晶石产地应该是瑞士和奥地利,其他还有十几个国家出产。华夏已知的蓝晶石矿大约有20余处,不过宝石级的很少,大部分都被用作了工业用途。

李逸一边想着一边走到附近,弯腰用手在地面挖了两下,就将一块露出了一个尖角的晶体挖到了手中。

擦去浮土仔细打量了两眼,开启鉴灵牌,很快就得到确切的资料,没错,这确实是一块蓝晶石!

居然能在昆仑山上发现一个蓝晶石矿,而且看情况还是一个露天矿,李逸不由来了兴趣。

他将晶石抛给一脸好奇的谷枫,然后开启透视,朝着面前的地下看去。很快,星星点点的蓝色就陆续映入了他的眼帘,这竟是一个露天的富矿!而且,在他透视的极限距离处,仍然能够看到蓝晶石的身影!也就是说,这个矿的深度最少也有60多米,更深的话,很有可能会穿透山体直达地面甚至更深!

确认了矿藏的大概深度,李逸开始四处走动,他要确认一下大概的范围。

半个小时之后,他回到了原地,这个矿藏的范围很大,起码超过5000平米!只是,这5000平米范围内,矿藏的含量却不大一样,越往中心含量越高,边缘处不但含量降低,深度也没有那么深,最浅的地方超过10米就看不到晶石了。

李逸站在原地琢磨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放弃了估算。因为这种矿藏和他上午看到的和田玉矿不同,单颗宝石颗粒都比较小,范围又比较广,从来就没有学过相关知识的他根本就无从估算储量。

不过,虽然无从估算,但他觉得,这个矿应该还是有一定开采价值的。

因为不管储量如何,它首先是一个露天矿,这样的矿藏是最好开发的。而且,就交通条件来说,这里距离洪哥的矿场也不算很远,一路虽然都是山坡,但相对坡度比较平缓,修一条简易公路的话,投资应该不会很大。

只是,正是因为这里距离洪哥的矿场不远,所以探矿权和开采权多半也还在洪哥手里,这仍然是一个比较难处理的问题。

“走吧,回去吧。”

李逸站在原地又扫视了一圈,转身朝着来路走去,他心中已经大概有了一个腹案,不过具体要怎么做,还要仔细考虑考虑再说。

回到出发点的时候,天色已经擦黑,洪哥他们因为还带着仪器,已经先撤了,只留下王一腾还在等着他们。

“你们跑哪儿去了?我跑到那边的山头上都没看见你们。”

“呵呵,这次走的比较远,差不多快10公里了吧?王哥,找到矿脉了吗?”

李逸一边问一边留意那片平坦的山坡,如果他们找到了矿脉,那就一定会在地面上留下痕迹,可是,这附近没有一点翻动的迹象,也就是说,他们很可能还没有开始怀疑这块坡地。

果然,王一腾的话验证了他的看法,

“没有,朱院士怀疑矿脉已经转移了,或者,根本就没有矿脉,山沟里的那些原石也都是我们这边的矿洞,因为地震或者是因为地壳运动而被搬运到了那个地方,他准备回去对比一下二者的成分,顺便再研究一下山沟里的土样标本,测算一下大致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