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祖师叩拜,恭迎道祖(第4/7页)

所以……”

没等苏云说完,老和尚却突然一反常态的双手合十朝着苏云深鞠一躬,随后颇有些激动的说道:

“不不不,苏云大师,是我冒昧了!”

说着老和尚便激动的看下了站在店门口的众多信徒说道:

“这一位是苏云大师,是修行之路的开拓者,也是唯一的前行者,无论道教还是佛教,都奉苏大师为千古无二的第一人。

我虽是这古刹住持,但见到苏大师,依然会诚心敬拜。

苏大师见祖师也根本无需跪拜,就算要拜,也该是祖师们来拜您这万法之师才对!”

一边说着,老和尚再度激动的朝着苏云深鞠一躬。

身旁的小和尚们知晓了苏云的身份之后,更是连连像苏云礼拜。

他们这话说得倒是并不为过,很多古代名人穷极一生也不曾追寻到超凡状态,却也为此留下了很多流派与思想,若是这些古人知晓苏云的存在,的确会敬拜有加。

这和辈分无关,而是苏云已经可以称祖为师。

所有的信徒们都愣在了原地,他们惊愕的瞪大了眼睛,直到现在仍旧回不过神来。

也就在此时,苏云上前拖住了老和尚的手臂,摇了摇头说道:

“大师傅不必如此,确实是我唐突在先。

不过这的确是我无心之举,只是入店之后我心有所感。

不知大师傅可否借笔墨一用?”

一听苏云这话,老和尚顿时欣喜的点了点头:

“苏云大师要赐墨宝,实在是本寺之大幸也!”

一旁的小和尚也很快跑到了不远处的桌子下,拿出了纸笔,恭恭敬敬的送到了苏云的面前。

此刻整个大殿内外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生怕会打扰到苏云。

而此时苏云则是抬头看了看古运高僧的塑像,随后低下头,洋洋洒洒地写下了几句偈语。

“自古入道有先后,自是得道无早晚。

芭蕉从未扰凡心,佛前清净亦清明。

明心见性自明悟,未见如来,更似如来……”

写下了这番偈语之后,苏云便放下了笔墨,转身朝着屋外走去。

所有人纷纷惊讶的看着苏云不由自主的让出一条路来。

也就在此时,老方丈拿起了这张纸,仅仅是看了一看,便深深的吸了口气。

这就像是一场跨越了千年的对话,苏云的这番偈语,正是在回应当初古韵高僧的那番话。

仅仅从偈语上来看,苏云更像是那个教导者。

他在告诉古韵高僧,无需为此事过多介怀。

执着妄想才是他心中扰乱清静的芭蕉,但最终能够在超凡状态中明悟的他,又何曾被芭蕉扰乱过心境?

“轰!”

也就在此时,大殿内突然传来了一声巨响,苏云也顿时站在了原地回头看去。

只见方才还矗立于大殿正中的古韵高僧塑像,此刻竟然毫无征兆的倒了下来,就像是在摇摇敬拜苏云似的。

老方丈见此,顿时便口诵阿弥陀佛,跪了下来。

连同其他的小和尚以及殿外的众多信徒,纷纷跪倒在地。

而苏云则是一步一步的朝着远处走去,渐渐的消失在了众人的视野范围之外。

“苏云……那塑像为何突然倒塌?”

终于,徐佳佳忍不住心中的好奇,看向苏云疑惑的问道,而对此,苏云却是笑着摇了摇头:

“就当是个巧合吧,世间之事又有多少能够解释的通呢?”

虽然苏云这么说,但徐佳佳还是能从苏云的眼神中看出他似乎知晓其中的缘由似的。

包括方丈在内的所有人长跪不起,直到苏云消失在他们的眼中,也久久未曾起身。

后来这古韵高僧的塑像再度被立了起来,只不过眼尖的游客前来之时便能够很快的发现,高僧殿里多了一块石碑。

石碑上刻着的内容正是苏云之前留下的偈语。

这块石碑就立在古韵高僧塑像的正前方,看上去就好像古韵高僧也在观摩这石碑上的内容是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块石碑上并没有具体写出文字的出处。

旨在石碑的最下方,刻上了四个清晰可辨的大字:

万法之师。

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疑惑,可对此,那些信徒甚至是方丈都闭口不言。

苏云的离开让整个夷陵山古刹,很快便再度恢复了往常的瓶颈。

只是没有人知道,当古刹不开门时,室内的僧人要做早课晚课的时候,纷纷增添了一个流程。

那就是除了礼佛绕佛之外,还要专门来到这高僧殿礼拜石碑,让这石碑一尘不染。

离开了夷陵山之后,苏云便带着徐佳佳再度踏上了新的旅途。

将众多信徒以及老方这样的态度看在眼里,徐佳佳对于苏云也更加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