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十年!(第3/6页)

单身为军方负责人,赵国峰依然不对接下来的局势有任何的掉以轻心。

在他看来,南天门计划一天没有实施完成,大夏一天就可能面临来自外星文明的威胁。

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亦是如此,在这两年里,伊甸园计划以及亚努斯防卫系统,都在以最快的速度朝前推进。

尽管其他国家并不像大夏一般拥有如此先进的科技技术。

但在几个西方大国的联手合作之下,其底蕴也是不容小觑的。

大夏的大部分重工作,都可以交由天脑系统控制的机器人来完成。

而西方国家自然也有基因人可以调用。

至少在内部建造问题上,西方国家与大夏之间仅仅只差一步技术问题,因此发展速度也是极快的。

此刻若是站在月球回望地球,已经能够清晰的看到三个大型空间站,以及三个基础平台于不同的方向守护着地球。

不过若是单论科技含量,大夏的鸾鸟平台足以甩掉伊甸园平台,以及亚努斯防卫系统平台一大节。

纵然在之前开放的第一文明遗迹里,这些西方大国也或多或少取得了一些外星科技。

但他们并没有像华夏这样充足的发展时间,因此很难一时将其完全消化。

但身为领导,赵国峰的前瞻性还是非常到位的。

眼下的形势在不断提醒着赵国峰,大夏必须一步不停的朝前发展,否则就可能被那些西方国家后来居上。

因此众科学家们仅仅是经过了短暂的欢喜之后,便再度各就各位,回归到了岗位上。

五大基地的秘密研发依旧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航天局方面则是在迅速不断的完善空间站。

毕竟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保护系统,除了强有力的攻防武器之外,最重要的便是监测。

将一切危险扼杀在地球范围之外,就是大夏针对外星文明防御措施的关键步骤。

在空中盘旋了5年之久的天脑卫星,在不久之后便被突然召回了。

但就在其他国家还在纳闷大夏究竟想干什么的时候,新型卫星再度升空,天脑系统再度完成了质的飞跃。

按照赵国峰等人最先制定的计划,天脑系统就在南天门计划中扮演非常重要的眼睛角色。

此次新型卫星的升空,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卫星搭载了大夏的最新科技,超过16个单元监测器,足以让天脑卫星提前监测到潜在危机。

同时科学家们将电脑系统正式与鸾鸟平台相连,一旦天脑卫星检测,到了危险这股信号便迅速通过鸾鸟平台形成反馈。

届时鸾鸟平台上的所有武器系统会同步激活,一部分由智能操控,一部分由驻南天门装甲小队来进行控制。

从而达到全方位,最严密的保护措施。

没错,南天门计划并非仅仅只是高度发达的科技缩影,这还意味着大下军方力量,朝前迈出了一大截。

门神系列装甲的研发成功,也让第1批200名士兵,成功登上了鸾鸟平台。

这是在地球历史上,首次有一个国家将军队驻扎到了宇宙范围中去。

也正式意味着,地球科技已经做好了,迎接宇宙危机的准备……

……

不久之后,漆黑太空背景下的鸾鸟平台上,黑金色的装甲,让人总有些分不清现实还是科幻。

门神系列装甲是专门针对此次南天门计划而研发的。

200名士兵穿着门神系列装甲,这套不但可以让他们在太空中趋于稳定的行动,甚至装甲上配备的其他武器系统,也是为了更加贴合太空作战而特别配备的。

不过比起攻防能力,门神系列装甲一代的主要作用还是方便穿着此装甲的士兵们,能够更轻松的巡检鸾鸟平台,甚至应对各种的修缮工作。

毕竟南天门计划目前才刚刚走上正轨,在一切配备完成之前,还有很多的问题是必须要经由人工来进行修缮的。

因此在这200名士兵之中,还有不少是军方特派的工程师,他们将作为第1批先驱力量对鸾鸟平台所有的数据进行整合,并对可能存在潜在问题的地方进行修缮。

随着鸾鸟平台上的自重力调节系统启动,肉眼可见中鸾鸟平台的上方形成了一层半透明的屏障。

在这屏障之内,鸾鸟平台上的重力已经被调节到与地球一致,这样一来更方便队伍的各项行动。

跟随鸾鸟平台升空的,还有两架工程机,此款飞机也是专门为鸾鸟平台的搭建而特别研发的。

两架飞机上并没有任何的武器装备,更多的作用是为了辅助鸾鸟平台顺利升空,并配合工程师们,完成鸾鸟平台以及空间站之间的各项检测。

在寂静无声的太空里,南天门工程可谓进展得如火如荼。

透过天脑卫星不断回传的画面,赵国峰等人在指挥室内,也能够清楚地看到每一步计划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