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钱币收藏(第2/2页)

“老爷子您再看看这些?”说着刘东把四个盒子中最大的那个拿出来打开之后,交到了李老手中。

“这是雕母钱?”老爷子惊叫一声。

雕母钱也称为祖钱,是以官钱局的雕刻工匠,依据鉴定通过的钱样为范本,用优质黄铜精工雕凿而成的模子。雕母钱文字纤细而挺括,笔划很清晰,地张光洁平整,绝无粘连模糊之处。从细部看祖钱却还保留着手工镂刻的痕迹。祖钱送朝庭审定格后,由官钱局开始翻铸,第一次翻出来的钱称为铸母钱。

“洪武通宝折二雕母钱,可惜是只是‘铁母’;这件‘开元通宝小平雕母钱’了不得,虽是铁母,却改写了历史!”

听着老爷子激动的话,众人忙问其中原因,经张老解释之后众人才明白。现在传世的最早的雕母钱便是“乾元重宝白铜当十母钱”,在此前的铸币中,尚未发现有母钱存世,因此,堪称母钱之鼻祖,在历代泉书中均有记载。存世极其珍贵。

不过现在,这个“母钱之鼻祖”的名头很显然要让位于此刻刘东发现的这件“开元通宝小平雕母钱”了。

明白这个事实之后,众人看向刘东的眼神中嫉妒、羡慕之色更是浓厚了三分。

接下来除了这两件“铁母”祖钱之外,还有一件“康熙通宝折十雕母钱”而且还是最为稀少的铜质,虽然也是珍贵非常,不过很显然在价值上还是稍次于现在南京博物院所藏“明朝嘉靖通宝折十大钱”,这才是中国已知的最早铜质雕母钱。

虽然张老摇头叹气觉得有些可惜,不过刘东却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像这种真正价值连城的好东西,能够拥有就是一件难得的事了。

剩下的两个盒子里不出意外,一个稍小一点的里面全都是铸母钱,所谓铸母钱就是由祖钱翻铸而成,较好地保留了祖钱的气韵,故质地厚重,做工较为精致,即使有一些微疵,经过修整后也完全可以铸出合格的子钱。

铸母钱的主要特征是外径和厚度稍大于常品(子钱),但略小于祖钱。母钱铜质精良,也优于常品内外轮廓较为光洁,由于经过冷加工,钱面上会有锉磨的痕迹,钱的边缘上还保留有拨模子的斜。

这次刘东得到的铸母钱有六枚,其中能够列入五十名珍当中的只有两枚,分别是“大丹通宝”和“天辅元宝”。

剩下的一个盒子里就是样钱和子钱,所谓样钱就是由朝庭颁发或各省提供的符合法规标准、供铸钱机构参照的样品钱,样钱系初铸准钱,是新铸钱中的精品,铜色符合标准,份量十足。

而子钱,便是最为常见的用于市流通的普通行用钱,制作精度略差些。

不过因为样钱和子钱相差不大,再加上流通之后的磨损,以及时间的消磨,想要区分两者已经变得很艰难了。现在许多子钱中品相好的,甚至比样钱还要珍贵。

而这里的样钱和子钱有十八枚,有金有铜,五十名珍之中这里有五枚,主要是“国宝珍匮五千”“大唐镇库”“天盛元宝折十”“窗国通宝”和“永乐通宝背三钱”,剩下的十三枚虽然不入五十名珍,不过也极为珍贵,每一枚都在上万元的价格。

单从这些钱币当中就能够看出,曾经它们的主人必定是研究收藏古钱币的大家。只可惜在这四个檀木盒子里除了钱币之外,并没有能够确认它们原主人的任何消息。

现在,经过张老的一番鉴定和解说之后,所有人都明白最后这些钱币才是这次刘东捡来的漏当中最大的,先不提那些更为珍贵的钱样、雕母钱和铸母钱,只是子钱当中的五十名珍中的五件就是万金不换的珍宝。

这所有的钱币加在一起,这个价格还真不好算,因为其中很多都是孤品,全世界只此一件,堪称国宝。但是这些东西加起来的价值超过千万那是肯定的了。而这也就意味着刘东这次的赌局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