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九级妙物儿】(第2/2页)

“开饭馆儿?小周你怕是误会了……”

洪师父摇头笑道:“我是受过李先生恩德的人,这家敬老院是李先生捐款设立的,我来这里工作,那就是为了报恩的,怎么可能为了钱就离开呢?”

“哦,那我是错怪洪师傅了……”

周易这段时间来耳朵里灌满了李先生的名字,不觉有些好奇:“听洪师傅你这样说,看来这位李先生不光是有钱,人也是极好的喽?”

“那可不是?我老娘那年得了重病,没钱去城里的大医院,人家李先生听了二话不说就给了我十万块钱!要不是他,我老娘怕是过不了那年的冬天啊。”

洪师傅说到来劲,干脆走到周易面前坐下,打开了话匣子:“咱山里人讲个啥?还不就讲个义气情分,就这份情,够我老洪还一辈子的。莫说人家还给咱开着工资,就是一个字儿不给,咱也甘之那个高粱饴对不?”

周易笑了:“是甘之若饴。”

“对对,就是这个说道,要不还得说你这位大医生有文化呢……”洪师傅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起来,黑黑的脸上竟然也掠过了一丝羞红。

周易听了也是感动,虽说华夏文化中早就有‘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的说法,可在如今这个人心不古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就是老人毙于道,也往往乏人问津。也就是这些大山中的农民,还保留着这种淳朴的情怀。

大山里不光是有秀丽的风水、绿色的食物,最难得的正是这份淳朴的情怀啊……周易现在有些明白,真正吸引自己留着这里的是什么了。

“洪师傅,既然你不是要辞职,刚才那话又是什么意思?”

“呵呵,要不说小周你是外来人么。再过几天,就是咱农村夏收夏种的日子了,咱云水山的几个村子,都有个传统来着……”

洪师傅有些兴奋地道:“今年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头,按这里的传统,夏收以后,咱云水村、上下闸村、五里楼村等几个村子,就要联手摆设起‘长桌面宴’!到时候各个村子的所有人家,都要把自家的桌子拿出来,相互连接在一起,足足摆出几里地去。你想啊,这么大的场面,我这个大厨还能呆在这敬老院里面,不去帮衬一把么?”

“长桌面宴?听起来很有意思啊,洪师傅你给说说吧?”

周易顿时来了兴趣,想不到自己还真是来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