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270章 发行手段(第2/3页)

这其实是国内电影节很常用的一招,包括很多大导演、大片都是用这样的方式,用走势稳定了的第三周、第四周票房来抵充首周、次周的吹嘘。

当然,也有一些公司吹得太大了,比如三、四千万的时候,吹嘘过亿搞庆功,最后五、六千万结束成为笑柄。还有某电影吹嘘得太离谱,最后被踢爆,搞得要公开道歉。

现在没有大片了,《春光乍泄》就僵尸未来几周最强的,加上有很多明星,也有娱乐看点,对于每天需要填满娱乐版面的媒体来说,一般会很乐意配合制片方的吹嘘新闻。当然,因为国内票房统计不够完善,最后也不怕对峙、有差距的话,就说那是预估的成绩。就是那家为某部道歉的发行公司,也不过是发哥申明而已,又有几个人关注?吹妞不用交税!交税是按广电总局电影专项基金办公室的统计数据。

其实还有一些很有效果的硬手段,比如说发型公司第一天,自己花钱买很多不同时段的票赠送、联系补贴包场的方式,把上座率炒上去。同样两步电影,一部上座率四成,一部八成,影院自然会安排更多的场次、更好的影厅给上座率高的电影。而场次越多、影厅越大,影片的单日销售成绩自然也就约好,如此一来,影院就更加会保持大量的场次优势。

这样的手段,看似自己贴钱,但能在有限的市场里,扩大市场占有率,挤压对手的生存空间,还会形成越滚越大的雪球效应。而联合银行信用卡之类能优惠拿票、企业、学校包场等方式,贴钱的成本也会降低很多,成效却非常大。甚至会窃取其他电影的票房!

因为票是出了,上座率也有了,但未必真的有那么多观众!有些优惠券是允许随便时间、随便唱词的,即出票时候算到某大片头上去了,但观众不一定当天、当场看,而是在其他时候看了自己喜欢看的其他电影。而即便是票房最好的大片,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上座率,所以拿着那种优惠票看其他电影,也不会出现问题。所以很多中小电影会或多或少的“捐”票房给大片,尤其是出品方控制院线下的影院。

这不是吹嘘票房,类似自己刷票房了。但这只有那些宣传费几千万的大片才能运作得起的,向他们总成本才千万的电影,根本玩不了。

……

听完全程跟着乔攀学习运作的曾梓熙的汇报,李岩有点无语,原来电影上映还有这么多道道,原来属于文艺圈的电影方面,也那么多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就有黑暗。

了解了进度之后,李岩也没有占用他们的时间,让他们继续为明天的上映努力,继续跟不同院线尽量争取更多排片。对于乔攀的那些手段,他也思量了一下。最后那一条,其实他是有操作空间的!虽然电影的投资有限,天堂电影也不可能砸那么多钱去炒作、刷票房,但可以借用天堂集团的资源!

团体包场给至于案发电影票,可以算作公司福利里面。而你天堂集团的规模,虽然不足以影响很大,但集中在第一天、一条院线、一个城市,则完全可以大幅度飙升上座率了。

不过这样做的话,其实是等于用天堂集团的福利金来帮忙运作。从某种角度来说,帮助通集团公司产品,是合情合理的支持。李岩也很清楚,有张语蓉和海芙的关系,他要谈下来,是完全没问题的。但这多少给他有点借势的嫌疑,到时候其他人又会说这是靠着女人扶持起来,而不是自己发展的电影公司。

所以在考虑之后,他打消了这个想法。他自己掏腰包的买票请所有同事、捷锐的所有保安看,却是可行的,但那太高调、张扬了,也会让人怀疑资金的来源——谁私人会那么大方?

……

想要约温倩怡和海芙一起吃晚饭,但温倩怡有点在躲着他,或许是她还不能面对那次两个人发生关系的事情吧!而海芙则要去她哥哥家吃晚饭,问他有没有兴趣去。

想到她那个滥赌的哥哥石山耀,也不知道有没有成功的解读,但当初李岩是假冒华裔扑克王Johnny Chan的弟子,在石山耀的眼中,是赌术高手,随便去他家做客的话,会惹来怀疑,以怀疑就可能让他毒瘾控制不住了。而李岩也懒得去装腔作势,便婉辞了。

刘嫂已经回来,在月瑶的帮助下,买来大量食材,早早准备了一餐丰盛的晚餐。

语蓉上午去公司了,确实等到晚上才回来。李岩和余姚等着她吃饭,见她回来之后,有点疲惫的坐在沙发上,似乎没有吃饭的性质。他们两个觉得异常。也陪着她坐在客厅沙发上。

“忙了一天?看你的样子,难道公司有什么问题吗?”李岩询问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