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风向在变(第3/4页)

于是,在西历1996年的开头,农历春节之前的这一段时间,随着五行吾素第二张专辑的持续热卖、大卖,整个国内歌坛在貌似极大繁荣的背景之下,突然就陷入了一种很安静、安静到令人隐隐不安、却又隐隐约约心生期待的氛围里。

相比起以前只有一部分人去研究李谦的轻摇滚和中国风,现在,几乎整个国内歌坛都在努力地研究他此前推出的十四首歌。

把《送别》、《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两首或浑然天成、或充满异域风情的作品抛在一边,大家很容易就分析明白,李谦目前推向市场的作品中,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一类是都市情歌,包括廖辽的三首,和五行吾素的那首《爱情鸟》。

一类是青春快歌,主要是五行吾素的那三首作品。

一类是中国风,这个廖辽有一首,何润卿有一首,五行吾素也有一首。

而最后一种,是民谣,它包括《我热恋的故乡》所代表的乡谣,和《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童谣——归根到底,都算民谣这个大分类。

所以,你看,结果不就出来了?

民谣这是不消说的,国内歌坛擅长这个的高手太多了,而事实上,李谦那两首民谣作品,不管是《我热恋的故乡》的乡谣也好,还是《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童谣也好,固然都是相当出色的作品,但是,却谈不上什么独创。

虽然不是说随便什么人都能写出那个级别的作品来,但根据过往的作品来看,整个歌坛扒拉扒拉,在民谣上够资格跟他掰掰腕子的,少说也能凑够个两位数。

然后,中国风,这个说白了也不稀罕,还是那个道理,敢说能写好的不一定有,但只要用心钻研、多做尝试……要知道,这里是中国!

还有,都市情歌,这个就更不用说了,要知道,至少是在过去的十年之中,去尝试走这个路子的制作人和歌手,就已经不是一个两个了,虽然一直无法占据歌坛的主流,但事实上,支流也是流,而且还曾经出过周嫫这个级别的成功女歌手呢!

一句话,国内歌坛在这个类别上头,也不是没人才!

最后,嗯,青春快歌。

好吧,这个得承认,尽管国内歌坛起步至今已经有二十年,但快歌这个东西,真正做成功的先例,还真是没有,在《姐姐妹妹站起来》这张专辑大红大紫之前,甚至有很多人都是相当瞧不起这种节奏快到要死的作品的。传统的观念就是,还是古典的作曲法才更有意境、更有韵味……因为在那个时候,这个市场的主流是民谣和民歌!

不过,也不是没办法!

国内没有,国外还能没有?

国内流行歌坛起步晚,但人家欧美那边的流行音乐,可是已经发展了好几十年了,尤其像美国,简直就是快歌的天堂——咱眼下是还不太能掌握快歌的窍门,但放着那么多人才,放着美国那么多大红大紫的快歌,还不能学么?

实在不行,咱把人家的编曲买过来填上汉语歌词行不行?

……

在96年的一月中旬这个时候,在普通人眼中看到的,是《姐姐妹妹站起来》这张专辑的大卖特卖,但是在有心的业内人士眼中看到的,却是整个顺天府、乃至整个中国的音乐圈子里正在暗流涌动,各家大大小小的唱片公司很一致的大小动作频出。

会议,各家唱片公司的各种大大小小的会议,似乎在一夜之间就突然多了起来。

座谈,各家唱片公司在春节之前的这段时间,开始频繁地召集平常保持着比较亲密的合作关系的音乐人,大家坐在一起,虽然谈不上畅所欲言,但这个圈子里最顶尖的一批音乐人和最顶尖的一批管理者往一块儿一坐,最好的音乐和最好的大脑一碰,基本上也就把李谦的作品给拆得差不多见皮见骨见肉也见心了!

然后……拜访!

春节之前,本就是业内相互走动的时候,只是在今年,各家公司的动作都不约而同地大了许多,据圈内流传的小道消息,一些比较大牌的音乐人,都接到了数量不少、也价格不低的约歌邀请——唯一跟过去不同的是,很多原本并不是太受重视,但是比较擅长写古风歌词,或者比较写都市情歌的音乐人,都受到了更大的重视,也拿到了更高的邀歌价码!

就在外界还不知不觉的情况下,风向正在缓缓转变。

整个华语歌坛,堪称磨刀霍霍!

当然,并不会有人觉得这是在针对李谦什么的,那实在是太过抬举李谦了,他再厉害,也只是一个才刚刚出现不过半年、只做过十几首歌的大男孩而已!只不过,随着五行吾素的新专辑大卖,大家心里都明白的一点是——这个市场,似乎开始大热起来了!

大家纷纷磨刀,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沿着李谦已经开拓出来的这几条通道,赶紧进去跟着大捞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