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音乐节(第3/3页)

可以说,到了现在,无论是作为词曲作者、音乐人、制作人、老板还是歌手,他都已经站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所以,当那种“不想出名、不想曝光”的想法逐渐消失之后,他的心理,又是一变——到了他现在这个层次,所能看到,和所能想到的东西,就已经不再是某张专辑能不能大卖,某个人能不能捧红这种事情了。

他关注的东西,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就跳出了这个层面。

自西方社会借由资本主义的发展、不管是武力入侵也好,还是经济渗透也罢,总之,他们已经逐渐把西方文化体系输送到了全世界。而自那以后,以汉语文化为主框架的东方文化体系,就逐渐式微。

反映到具体的事情上就是,一部英语电影,可以不止在北美卖,它还可以卖到欧洲、卖到南美、卖到亚洲,甚至卖去非洲。一首英语歌,也是可以漂洋过海,卖遍全世界。

但是华语的文艺作品呢?

华语音乐的市场,基本上就是国内加东南亚。连欧美的很多华人华侨,一般都是不听华语音乐的。

华语的影视作品,市场貌似略大一些,但近些年来,事实上就算没有像印尼国内要制定限制进入之类的政策,随着一波又一波的好莱坞大片频繁入侵,别说欧美那些地方了,就连华语电影的后花园东南亚,都正在面临被彻底攻陷的危险。

甚至于,哪怕是在国内,一说起看电影,很多年轻人都会首先想到好莱坞大片。

对于一个热爱汉语文化的文艺从业者,尤其还是已经站到了李谦当下这种高度的文艺工作者而言,这简直是不能接受之痛。

他热爱音乐。

所以,他想要让华语音乐越来越强大,就算不能走向世界,成为世界音乐,但至少,在国内这片自留地上,在东南亚这个后花园里,华语音乐的霸主地位,必须不容撼动!

他热爱电影。

所以,他想要让华语电影也变得强大起来,至少,以国内电影当下的基础,绝对不该让国内的电影市场成为好莱坞大片可以肆意收割票房的地方!

关上门不让人家进来,当然不行。

所以,只能让自己变强!

只有自己变强了,才能在稳固住原有市场的基础上,一点一点的对外传播汉语文化。

所以,他时刻都在准备着想要插足影视制作行业。

而同时,他不但亲自操刀为别人做专辑,甚至开始考虑自己也要出专辑。

昌平音乐节只是一个民间交流性质的音乐节,会去参加的,除了一定的歌星之外,更多的还是处在地下状态的音乐爱好者,和为数更加众多的歌迷。

但是李谦却觉得,要想把国内的音乐做好,绝对不能只靠国内当下的这批音乐人们,更不依靠自己从另外那个时空带过来的东西。国内的音乐,真正可以依靠的,其实正是那些目前还没有出名的地下音乐人,以及那些无比热爱音乐的普通歌迷们。

楼高百丈,他们才是地基。

所以,在接到了昌平音乐节的邀请之后,他第一时间就给出了回复:我会去!

不但如此,他甚至还亲自给郁伯俊打电话:别管那边电影筹备的事情有多忙,哪怕耽误上两天,也过去走一趟吧!

于是,早在几天之前,所有媒体在发布有关昌平音乐节的消息时,都会打出一句相当吸引人眼球的广告词:四大美人乐队将作为开场嘉宾,为音乐节第一个献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