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他就是这样的人!(第2/4页)

“呃……据说下个月詹姆斯·卡梅隆导演会到中国来为电影做宣传?我想到时候,你们可以把这个话题抛给他。”

“齐总,能否介绍一下,谦少连国门都没有出过,是怎么创作出这样一首可以轰动欧美的英语作品的呢?哪怕简略介绍一下也好!”

“呃……你们知道,他在十七岁的时候写了《执着》,还写了《送别》,他在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就为何润卿量身订做写了一首《三十岁的女人》,你们都听过的……你要问我,他一个十几岁的小破孩儿啊,怎么可能写出《送别》?怎么可能那么了解一个三十岁的女人的状态?他一个连国门都没怎么出过的人,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写出英文歌来?还直接拿到了公告牌的冠军单曲?……”

齐洁耸耸肩,“你问我……我问谁去?”

台下一片哄笑。

而且一阵过后,还有一阵。

齐洁也笑,“所以,拜托,都三四年、四五年了,你们早该麻木了吧,对不对?以后就不要再问我类似的问题了呗?这种问题,请相信,我跟你们一样感觉不可思议,我也觉得这很不合理,超级不合理,他才多大呀,他那里来的那么丰富的情感、那么深沉的阅历……”

“但是,不管你信不信,不管你心里有着怎么样的,一千种一万种怀疑的理由,我都可以非常确切地告诉你,李谦的手里,真的并没有阿拉丁神灯!”

哄堂大笑。

齐洁无奈地耸肩,道:“所以,是的,他这个连国门都没出过的人,就是会写英文歌,而且第一首英文歌就让廖辽拿下了华人在公告牌的首个冠军单曲,而且他随后又写了好几首英文歌,我还没听过,相信我,我真的没听过,因为是在美国录的音,而且到现在,后期还没做完,但是我相信,接下来,这张专辑里其它的几首英文歌,还有希望再拿一首冠军单曲出来,说不定是两首……请不要问我为什么,更不要问我为什么那么自信,因为我的确是拿不出一个让所有人都信服的理论啊之类的东西,来说服大家相信。我之所以会相信,只是因为那个人叫李谦!”

现场有轻微的笑声,但随后,掌声非常热烈地响了起来。

为李谦和廖辽联手在国外所取得的成就,也为齐洁这一番乍一听好像有些无理取闹,但偏偏掷地有声的解答。

是的,没有原因。如果你非得刨根问底,那么原因只有一个,因为那个人,叫李谦。

他就是跟别人不一样,他就是能做到别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你非要拿衡量普通人的眼光来衡量他,那对不起,无解。

又有人站起来,问:“齐总你好,此前因为李谦和廖辽在网络上、在媒体上,都遭到了很多的攻击,而且事情的起因和经过,似乎都和来到中国发展的藤原美惠小姐有关,那么请问,您对藤原美惠小姐的做法,认同吗?另外,请问您对她接下来在中国的发展,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吗?谢谢。”

没等那提问的记者坐下,甚至都没等她问完,台下已经响起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事到如今,很多人都已经知道,尤其是业界老人,对于索尼玩得那一套手腕,更是早就看穿了,但是,新闻就在那里,大家只好跟着走,反正明湖文化压根儿就不开腔嘛!

但是,拿这个话题出来问齐洁,还真是足够的敏感!

大家本以为齐洁有可能会选择不回答,但是,齐洁耸耸肩,想了想,却还是选择了回答,她笑道:“中国的音乐市场……或者说是华语音乐的市场太大了,因为大,所以这里会吸引来更多的优秀的音乐人和歌手、艺人,也因为大,所以我们的市场,正在越来越拥有包容性和容纳能力,比如说,李谦曾一再跟我感慨,说现在国内的嘻哈音乐和说唱音乐,都在迅速的发展起来,这是好事儿。”

“我们,比如说我,比如说李谦,还有明湖文化的上上下下,我们都欢迎包括藤原美惠小姐在内的,不管你是国内的还是外籍的音乐人们,加入到我们的华语音乐中来,因为只有加入进来的人越多、加入进来的有才华的人越多,才会在这个市场之中不断地进行碰撞和融合,才能让这个市场越来越大,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现场安静了片刻,然后,又是一阵掌声响了起来。

作为目前在国内歌坛规模最大、也最有影响力的领头羊,这样的态度,才是让人让人信服的、也是应有的一种态度。

一个词,大气!

……

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不停地抛向主席台上的众人。

当然,焦点是齐洁。

这一刻,当秦跃波紧赶着记下了脑子里的一点思路,下意识地又抬起头来看向齐洁,看着她的一颦一笑,听着她轻松惬意地跟台下这帮老油条谈笑风生,脑子里不由得就回想起几年前自己第一次参加明湖文化的新闻发布会时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