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武侠风潮(第3/3页)

文学价值有多高什么的先搁一边,它们首先有一个好故事,让当时的读者非常喜欢、非常爱看,这才能在一定范围内有了名气,再然后才谈得上其文学性。

毕竟,说到底,小说写出来是给人看的,尤其在小说的诞生之初,就更是写了给明朝的那些新出现的市民阶层看的。

到了顺朝末年,国朝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但文学却在这般乱世焕发出极大的生命力,时代之交,新旧陵替,各种思维、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小说创作的思路,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由《剑侠豪侠传》而起,近现代仙侠小说肇兴,而由同时期的《戚少保平倭传》开始,近现代武侠小说开始出现。

四十年代之前,武侠小说势力仍然微弱,但经历二三十年断层之后,武侠小说在六七十年代又复大兴,至七八十年代,名家辈出。

基本上来说,当下在2000年这个时候,四十岁以下的人,尤其是男性,几乎是十个里头有九个是看过武侠小说的。

甚至不夸张的说,正是当下三四十岁的这一代人在当年的追捧,才是武侠小说得到极大繁荣的根本原因——当下的武侠电影、武侠电视剧的持续火热,其实只是武侠小说大热的一种延续罢了。

但就是这批年轻的时候自己也很喜欢看武侠小说的人,等他们成长为一家之主,有了孩子,却严禁自己的孩子看小说!

还买?门儿都没有!

那都是闲书!

现在想来,想当年老子要不是沉迷于武侠小说,我会连个公立大学都考不上?难不成你小子还想跟你老子我当年似的?

于是,一所学校门口有至少一家的租书店,已经是学校标配。

不让买,我就租。

租不着,我就凑钱买!

然后,当凭借着一本《射雕英雄传》在武侠小说读者中创下了诺大名头的金镛又出新书,可以说,自《天龙八部》刚一上市起,像赵小果他们凑钱买书这样的事情,就在全国各地普遍地发生着。

但这还不算出奇的,出奇的是,没几天的功夫,很多要么租书、要么被迫用零花钱凑钱买书看的孩子们却突然发现,自己家里竟然多了一本《天龙八部》,一问才知道,老爸居然也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