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剑仙》之行(第2/3页)

所以,这三天的客串,就全当买一赠一的添头了。

更何况,刘承章给李谦的戏份,要求无比简单。

简而言之就一条:耍酷、扮帅即可!

在电影圈来讲,李谦是个新丁、后进,不管作为演员,还是作为导演,都是如此,但他在整个娱乐圈的咖位却是极高,廖辽作为全球天后,咖位已经足以跟刘承章这样的大腕不相上下,李谦就算不比刘承章高,但至少也不会落了下风。

三天的戏份,两天拍完了,临走之前还跟刘承章喝了点酒,聊到了半夜,李谦作为演员的第二次客串之旅,也就算是结束。

其实这一趟过来,他最大的收获,不是这个可以让他在《剑仙》里露脸的角色,不是那点儿片酬,也不是跟刘承章套什么近乎,更重要的是,他跟刘承章的美指方柏锦,认真地交流了不少东西。

国内三大美指,卫夫之成名最早,是秦渭的铁杆搭档,他跟秦渭的组合,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名声在外,在国际影坛,也是名声显赫的存在。赵修齐原本是个油画家,名声不显,后来给杜维运做美术指导,一举成名。

在前些年,卫夫之和赵修齐,并称电影美术界的两尊大神。

前者深刻、犀利而又质朴,极大地助益了秦渭的现实主义风格,一部《红灯区》,截止到目前,仍是没有谁能够超越的神作。

而后者流畅、大气,又有一种说不出的苍茫之感,兼且从油画中借鉴了很多的思路,把杜维运那无比独特的历史武侠情怀,给推向了巅峰。

三大美指之中,方柏锦成名最晚。

他原来是个高中美术教师,也发表过几篇小说,后来因缘际会,跟刘承章搭上了,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只要是刘承章的电影,美指必然是他。

刘承章的电影,本来就是最典型的南派风格,细腻,婉约,浅浅淡淡的如同一幅传统水墨画,一切的情感、冲突、波动,都是那样的含蓄而可控,后来有了方柏锦的加盟,顿时就帮助他在这种原有的镜像风格上更上一层楼。

实话说,别看《剑客与和尚》大卖,至今仍是国产电影票房榜的榜首,但在李谦看来,两人合作的巅峰,应该是96年的《聂隐娘》。

当然,那部电影成本两千万,票房三千五百万,虽然据说后期的录像带卖的不错,但估计也就只够回本而已。

而且其中很多的东方气质和情怀,不为西方人所理解,虽然在国内获得了一致的赞誉,却没能从欧洲拿回任何的荣誉,使得那部电影没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它该得的地位,基本上算是票房与荣誉,都没能达到预期。

然而,李谦到现在都还记得,96年的春夏之交,当自己和曹霑、郁伯俊的三人组,连续三次刷票进场看《聂隐娘》时,刘承章和方柏锦所带给自己的震撼。

毫无疑问,他们是最顶级的电影人。

跟他彻夜喝酒闲聊,李谦自觉收获极大,而方柏锦也好像是一下子又重新认识了那个此前只作为“教主”而出现在他眼前的李谦。

这一夜的酒喝完了,大家相互交换下手机号,约好了等《剑仙》拍完了,顺天府再聚。李谦还承诺,到时候会把曹霑叫上,四个人好好喝一次!

目前来说,李谦作为导演的身份,能够代表他个人影像风格的,当然是《新白娘子传奇》了,而其中,曹霑居功甚伟。

别看李谦是专业学摄影的,对美学也算有些研究,但美学这个东西,从来都不是课堂上学一点理论、看几幅名画你就能学会什么的,美学这个东西,有的人厚积而薄发,有的人是天赋异禀,这东西,靠的绝对是硬实力!

而在这个方面,哪怕李谦装了一脑子的大片、名作,限于天赋,限于知识范围,他都无法跟曹霑、方柏锦这一路的高人相提并论。

甚至于,他脑子里装了很多未来的流行风尚和设计理念,貌似有的是大手笔可以掏,但周嫫跟朱明昱一块儿设计出来的一些东西,尤其是一些女装,却让他不得不感慨,自己这个所谓的“天才”,果然是纸糊的!

所以,尽管明知道自己水平有限,但李谦仍是很愿意跟方柏锦这样的高手多交流,以求提高自己。

因为接下来他要拍的很多片子,可不是《我的野蛮女友》那样的简单,更不像《还珠公主》那样是当下的朱明昱就能轻轻松松应付的。

别的不说,《霸王别姬》要想拍好,那这部戏的美指,绝对不是当时当下的朱明昱所能担得起来的,甚至加上一个曹霑,李谦都会嫌有些单薄。

必要的时候,国内三大美指,他会考虑请动这位方柏锦,来和曹霑一起协助自己。

老曹的风格大气华美,正像他的身份那样,三代穿衣五代吃饭,那是累世的富贵生活,所给予他的厚重积淀,而方柏锦幽约含蓄,关键时刻点到即止,在李谦看来,他们俩人如果能聊到一处去了,能合拍,绝对是互补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