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柏林,章子芳(第2/3页)

不过今年收到邀请,她还是来了,带着她的新电影,《承诺》。

今年国内过来参加柏林电影节的,就《红高粱》跟《承诺》这两部,俩人在国内时虽然谈不上熟,也就是点头之交,但来到了异国他乡,同样变成了“外国人”,却一下子就显得亲近了不少。

上午李谦去看了一部参展的法国电影,足足半小时的床戏,偏偏身边坐的还不是自己的女人,李谦只好猛喝了几杯咖啡来压心火。

然后,中午赶到约好的餐厅,跟章子芳见了面一聊,原来章子芳上午也去看了那部电影,于是两人心照不宣地相对大笑。

那种片子,国内是没人敢拍,也没必须要去拍的——你拍了,别说上映,相关的政府部门只要听说,一般就直接抓人了。

所以,你说艺术也好,色情也罢,反正即便是对欧洲文艺电影比较推崇的国内电影人,在多年受国内的制度的影响之下,绝大多数人对欧洲那些所谓的电影大师们玩的这一套所谓艺术,其实并不太感兴趣。

反倒是一些游走在红线附近,有情欲,但重点是人性,或重点是爱情的一些文艺电影,不要说在欧洲,其实放到中国,也是有不少人喜欢的。

1998年,周阳华的东方传媒旗下的东方院线,就曾从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获奖电影中批发了一批片子回来,结果一部意大利的文艺爱情片,充其量也就几个漏两点的镜头而已,主要卖点其实是爱情,居然在国内拿了一千三百多万的票房,把东方传媒得意得不轻,到处宣传。

据说当时一共买了十一部电影的中国放映权,东方传媒才只花了170万美元而已,折合人民币不到350万!

两人各自点了自己的食物,坐着等的功夫,先聊几句柏林,再聊几句上午彼此的活动,相视大笑几句,然后彼此恭维几句,饭菜就上来了。

吃罢饭,才是真正聊天的开始。

而且,这是李谦第一次认真地和这位国内最著名的女导演聊天。

她今年应该是刚到四十岁,却已经是有过十几部作品的老导演了,这个时候在柏林见面,她一如既往的气质优雅、着装素淡,说起话来轻声慢语,吃起饭来也是小口慢咽的,一举一动,都带着一种成熟的南方小女人特有的优雅与恬淡。

跟她聊天,感觉很好。

只是会有些怨气。

毕竟,光柏林电影节她就已经来了这是第三次了,但第一次空手而回,第二次给了一个安慰性质的奖项,而考虑到她的电影主题的一惯性和延续性,表现手法也并没有什么太多太大太值得夸耀的进步,那么很有可能这一次,她估计还是很难有什么让人心动的斩获。

这种情况,是个人就会有怨气。

面对李谦,她无奈地摇头,面带苦涩笑意,道:“烦了!我也是烦了!要是这一次再什么都不给我,以后我也就实在是不想来了!”

李谦闻言笑,“真舍得?你的电影在欧洲还是有市场的,你不来参加电影节了,怕是少好大一截的钱呢!”

章子芳无奈,摇头,“少就少吧,都是多少年的老朋友了,我少跑这一趟,就算少点儿,也不至于太坑我!”

李谦闻言点了点头。

欧洲三大电影节,往崇高了说,那当然是人类交流电影艺术的盛事,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这样的盛事之下,在这样的艺术的旗帜之下,这里头是有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在四处奔走的。

说白了,欧洲三大电影节,既是艺术的舞台,是导演们展现自己电影才华的舞台,但同时,也是发行商和制片商角力的舞台,是一个大市场!

来参展,有人看了,有一定口碑,就很有可能会被某个国家的某家发行商相中了,价钱或许也不高,几十万?甚至只有十几万?

但大小总是钱,反正靠你自己联系,你是卖不过去的,但借着电影节的机会,大家聚到一起,这个生意路子就走得通。

而如果你能在电影节上拿奖,尤其是拿到重要的奖项,给各国的电影发行商们一个很好的宣传的噱头,那么不消说,大几十万美元是肯定到手了,各国版权转悠着一卖,零零碎碎的加一起,一般也能有不少钱入账。

像章子芳,她的《团团圆圆》去年在国内上映,已经是她的历史最高票房了,也才不过6800来万,还不到7000万,但其实呢,《团团圆圆》光是在欧洲各个国家卖版权,就卖出去了十几份,虽然都是买断发行,但最后落袋为安的,据说也有六百多万美元——折合华元一千二三百万呢!

而且,这可是纯利润了!

而去年夏天很多票房过亿的电影,在欧洲却基本上卖不动!

像李谦的《我的野蛮女友》,虽然在东方很红,但是在欧洲,却只是经由新加坡一位富豪的辗转介绍,在英国打包卖掉了放映权,而且……才三十万英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