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疼!(第2/4页)

到那个时候,中国电影的杰出电影人越来越多,各种大卖的电影层出不穷,各种电影门类争奇斗艳,整个国内市场都变成一片红海,大家杀得性起,不知不觉就开始走出去,到全球市场上去大声吆喝……

当然,暂时的,这一切还都只是幻想,只存在在李谦的脑子里。

又扯远了。

事实上,从最近几部电影的路子来看,秦渭或许还没彻底闹明白这个年代大家喜闻乐见的好电影是什么样子的,但作为上一代最著名的电影导演,而且还是文艺电影的一面大旗,他却早就已经明白,卖座,是衡量电影成功与否最重要的一个标准。从这一点上来看,其实秦渭真的是那一拨电影人里见识最深、也见机极早的一个了,不愧他身上大师的名头。

甚至于,在赔了一部之后,暂时想不到克敌制胜的法子,找不准当下拍电影的思路,他居然能想起来要在这个时候就玩一把“中外合作”的方式,也的确是开中国电影之先河了——别管怎么说,丹尼尔·杰克曼是货真价实的好莱坞一线明星,一般人别说请不起,就算请得起,如果没有秦渭这样的国际大导演的名头,人家也未必愿意跑到中国来、陪你一个中国导演玩这么一把。

好莱坞的一线明星,已经是从不缺片约和邀请的了。

事实上,早在一年多之前,李谦刚听说秦渭正在筹备的项目要邀请好莱坞的一线明星来主演,并且电影会围绕长城这个主题进行的时候,是吓了一跳的。

但仔细想想,他又释然了。

世人提到中国,提到中华民族,无论中外,都肯定会提到长城与黄河——这几乎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一部中国电影,要拍古装大片,要有大量的动作戏,长城,几乎是必然会被首先想到的一个大题目。

只是在当时,李谦无从得知秦渭会从什么角度着手、去围绕着长城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跟张国师的《长城》是不是异曲同工罢了。

……

首映典礼上,《长城》的一众主创各个都是红光满面。

胡斐固然是与各路来宾谈笑风生,秦渭那张瘦削的脸上,也少见地满是笑容,而站在两人身边、一身盛装长裙的刘燕,则似乎正在褪去“小燕子”时期的那种稚嫩感觉,正在真的成为中国电影界新生代的中坚力量——一个成功的演员,一个跟大导演秦渭合作过的演员,一个在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进行自己的电影投资、且一上手就是秦渭这个级别的大导演的投资人、制片人。

与他们相比,反倒是身边站着翻译的丹尼尔·杰克曼脸上的笑容多少显得有些敷衍——首映典礼他见得多了,但身边的人全部都不说英文的,却不多见。

当然,胡斐为这场首映典礼花费了多少心思,秦渭又通过这场首映典礼展现了自己在中国电影界怎样的超拔地位,就是他所不知道的了。

或许,就算知道了,他也不在乎。

这次到中国来参加《长城》的首映典礼,和随后十天的各种宣传,是早在当初签约的时候就已经定下的条款——包括随后回到北美地区还有十天的宣传日程,这些也都是包含在他的片酬里的。

但电影已经拍完,他也很难对一部中国电影抱以过高的票房期待和声誉期待,尤其是,哪怕是这部电影在中国大卖,要想在北美地区大卖,仍是无比困难的一件事,而只要电影无法在北美地区大卖,那么这部电影在中国市场的无论成或败,都对他接下来的职业生涯几乎毫无影响。

所以,身为演员,既然签了合同拿了钱,就一定要遵守合同履行合约,这是一个好莱坞演员的底线,而他,也当然要如约地拿出二十天的日程,来参与《长城》在中国、日本和北美地区的宣传。

但这件事却只需要按部就班就好了,并不需要费什么心思。

他现在在考虑的,是今天晚上的那一顿晚餐。

因为此前就在许多个场合有所交集,彼此也有好几位共同的朋友,所以丹尼尔·杰克曼此前跟廖辽就是比较熟悉的,甚至勉强可以被称为朋友——一个女歌手和一个男演员,彼此之间没有丝毫的利益之争,且对方的情人又是一位蜚声国际的大导演,后来更是收购了哥伦比亚这样的好莱坞大公司,成为整个世界屈指可数的电影界大亨之一,那么哪怕不去刻意讨好,至少以丹尼尔·杰克曼那个能混到好莱坞一线的脑袋,也已经绝对不会去交恶了。

所以,大家交情不差。

正好这段时间廖辽结束了这一次在北美地区的盛大的巡回演唱会之后,累了,回中国来休息,就在顺天府,于是在来中国之前,丹尼尔·杰克曼就提前打电话跟廖辽沟通了一下,廖辽当时就很爽快地表示要作为主人,招待他。而几句话之后,廖辽听懂了她的潜台词,更是笑着表示,到时候李谦也会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