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茶寮的反击(第3/5页)

林平才已经投入了,点了点头,仔细琢磨一会儿,边想边道:“这样是应该能解决不少问题,不过如果有另外一家企业,干脆也不假冒了,自己弄一个牌子,造出来一模一样的东西,还是一样能跟他抢生意。”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事怕是避免不了。”林老头说:“大概他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唉,本来这会儿饭点,不准备让你们看的。”

“什么?”三个儿子困惑。

林老头把报纸翻了个页,丢到他们面前,说:“自己看,不过看了要是一会儿吃不下饭,不要怪我。”

这一页的相关报道,被横向一条线分成了上下两块。

上半部分,图文并茂,拍摄的是假制假作坊的现场。

污水,色素,满地乱扔的,或破麻袋装着的辣条,满是污垢的机器……最恶心的是油,简直像臭水沟里捞起来的泔水。

文字还特别介绍,证据查实,名为黄老同的作坊主曾将某养猪场病死,掩埋超过十日,已经严重腐烂的一窝母猪和小猪全部挖出,熬油,用于制作辣条。

三兄弟看到这些,虽然没吃过假冒辣条,依然禁不住一阵又一阵的恶心反胃。

而下半部分,展示的是茶寮辣条干净整洁的厂房,戴着消毒口罩和手套的员工,严格的消毒程序,还有品牌食用油存储,面粉仓库,辣椒粉存储等等。

两者对比反差无比强烈。

林老头大概之前也受过冲击,皱一下眉头,不看,笑着说:“我是老了,反正也吃不动那东西,但如果自己或孩子爱吃,要吃的人,你们觉得,他们以后还敢去买别家的,相像的东西吗?”

林复礼微笑,默默松一口气。

林晋德喜上眉梢,暗自握拳。

林平才沉思一会儿,嘀咕道:

“可是这样做的结果,会不会两败俱伤?”

“应该不会。短期内,产品整体的销量大概会下降一些,但是长远来看,品牌唯一性和可靠度的建立,太可怕了,简直可能要垄断。”

“小到威胁小卖铺,中到明确和捆绑批发商,大到品牌形象和信誉的建立。都算到了。”

“把危机当广告来做。”

他嘀咕这些话,林老头和林晋德,林复礼都有听见,互相看看,都点头,老三说不定还真适合做生意。

“好了,把报纸收起来,去客厅坐会儿,等开饭。”林老头招呼一声,当先走去。

父子四人坐在客厅看电视,那两份印有假冒作坊恶心图片的报纸已经被扔到墙角了。

林复礼捧着刚刚林老头搁下的第三份报纸,看得津津有味……

准确的说这其实不能算一份报纸,它更像是那些街边低叹兜售的专门收集奇闻轶事的低级消遣读物,什么历史十大名妓,某某将军背后的故事之类。

“这都快写成破案小说了。”林复礼看完,爽心爽气,笑着评价道。

是的,江澈除了正规报道,还把调查制假作坊的事情添油加醋,按网文逻辑编写成了一篇悬疑破案小爽文,刊登在地摊读物上。

“是挺好看的。”林老头笑了笑说:“我之前也是一口气读完,舒畅。”

林晋德和林复礼听见,抢着去看,一样看得津津有味。

“想不到吧,那小子,连事情在老百姓中间的传播问题都考虑了。他变这个,就是为了让街头市井里头,大伙儿口耳相传啊,毕竟正规报纸,看的人没那么多的……”

林老头又说了一句。

这一整个过程,他始终没有用某个惊叹句或者形容词去夸奖江澈,但是一次次抿出来种种做法背后的审议……欣赏的神情始终挂在他脸上。

“真的就比静静大一岁啊?!”林老头悠悠叹了一句。

正好这时候,电视上庆州地方台的晚间新闻播放,短短三十秒,没有任何一个字提到假冒伪劣事件,全程都只是在展示茶寮辣条的生产过程。

这年头的电视新闻其实很少报道负面问题。

但是已经足够了,看完这三十秒新闻画面,林家父子四人互相看看……这新闻一放,官方没说话,也等于站出来替茶寮辣条澄清、撑腰了,而且形象展示更为具体。

那小子比他们想象中还要准备充分,考虑周全。

“现在就差一件事,只要茶寮那边能把那个黑心的制假作坊老板,叫什么黄老同的,送进去,判上两年,杀鸡儆猴。这事就整个圆满了,彻底立住了。”

林老头替江澈查漏补缺,用最后一句话,结束了这场看似平常,实则惊喜和感慨不断的分析。

到这会儿,林家大伯林晋德无疑是现场最兴奋的一个,这兴奋不光因为茶寮辣条的将来不必担心了,更因为,他突然想起来了之前听说的一件事。

“你们知道吗?茶寮那边现在好像正在起诉原来给他们生产包装那个私营厂。”他得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