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输了不亏,赢了血赚(第2/3页)

华夏输给墨西哥,就是最好的例子。

墨西哥赢的那一场比赛,华夏整场都没有什么机会。

甚至,楚歌打进的那一球,齐达内也不认为是什么好机会。那完全是楚歌个人能力,再加上运气的体现。不具备复制的可能。

墨西哥给予华夏足球充分的尊重。

他们全力以赴。

结果,华夏就毫无悬念的输掉比赛。

这就是足球。

这就是实力上的差距。

同样的。

如果说小组赛的对手还有可能因为不熟悉,由于赛程上的原因,会对华夏有所轻视,给予华夏可乘之机的话,进入到淘汰赛阶段,一场比赛定输赢,那种傻的可爱的对手就不好找了。

尤其是瑞士。

瑞士不同于德国。

他们没有夺冠的可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瑞士和华夏一样,都是打一场算一场的球队,赢一场血赚、输球也不亏。

与华夏的比赛,瑞士不可能会松懈。

能用出100%的状态,他们甚至愿意拼到120%。

他们肯定会充分尊重华夏。

面对这样的对手,华夏就会和遇到墨西哥一样,暴露出自身实力不足的缺陷。

这也是为什么齐达内从一开始就认为这场比赛必输的原因。

“与其想着比赛结果,不如享受世界杯的比赛。”齐达内对高洪波说。

……

比赛的进程,进一步印证了齐达内的判断。

瑞士连续的围攻,多次威胁华夏的球门。

终于。

在比赛的第37分钟时候,华夏后卫忙中出错。他们在防守中漏人,将沙奇里空了出来。

沙奇里接到队友秒传。

他在禁区里从容调整,一拨一射,躲开后卫的飞身堵抢眼,一脚势大力沉的射门,将足球送入华夏球门。

1:0。

瑞士获得领先。

紧接着。

五分钟之后,瑞士开出角球,两队球员挤在禁区里抢点。在争抢中,华夏后卫抢到了落点,将足球顶出禁区。

不过,足球并没有解围远,而是落在了大禁区前。

哲马伊利站好位置,迎球一脚怒射,足球再度轰开华夏球门。

2:0。

瑞士两球领先。

……

看到这样的比分,高洪波不由的又看了一眼齐达内。

他不得不承认,齐达内的眼光是真的毒。

瑞士摆平心态,将华夏视作与他们同级别的球队,结果果然如齐达内赛前所料,华夏很难将足球运转在自己脚下,难以组织有效的攻势,一直都是被动防守。

比分就是场面最好的体现。

尽管每一个失球似乎都有一些偶然,似乎都可以找到一个背锅侠,但是,其实按照上半场的这个场面,丢球是迟早的事情而已。

齐达内也并没有责怪他的队员。

他只是让队员们稳住心态,不急不躁,仅此而已。

齐达内知道,球员们已经尽力了。

……

上半场的比赛很快进入尾声。

然而。

楚歌还没有放弃。

他等待的就是这一刻。

比赛到了这个阶段,球员的体能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对于比赛的注意力也不如体能充沛时那么专注。

尤其是已经两球领先了。

这个时候,或许是瑞士球员最容易出现防守松懈的时候。

楚歌伪装自己的体能也遇到了瓶颈。

几次队友的传球,他都没有全力去追。

这当然也是因为队友传球质量不高的缘故。

楚歌预估自己很难接到球,于是干脆假装喘气加速,然后追不上足球,以此来迷惑对手。

在上半场比赛马上就要结束的时候。

盯防楚歌的瑞士球员果然也开始进行体能管理了。

无论是哲马伊利,还是贝赫拉米,跑动距离都开始下降。而这两人都没有留意到,楚歌开始有意无意的靠近扎卡所在的防区。

当防守注意力下降的时候,瑞士后卫回头一看,看到楚歌身边总有一名队友,他们就潜意识的放心了。哲马伊利以为那名球员会是贝赫拉米,而贝赫拉米会以为那是哲马伊利。

这就是楚歌想要达到的目标。

46分钟。

上半场的补时进入到倒计时的阶段。

主裁判开始将哨子含在嘴里了。

场边第四官员已经提示过,这场比赛的上半场补时两分钟。

还有一分钟,上半场结束。

就在这时。

瑞士一脚不着边际的远射,将足球踢上了看台。

曾程发出球门球。

足球在瑞士球员的前压逼抢之下,有些艰难的传到了郑治的脚下。

贝赫拉米没有回防。

他采取前压防守,直接朝郑治扑了过去。

在贝赫拉米的高位压迫下,郑治不敢怠慢,他赶紧出球,将足球传到边路,交给蒿俊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