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4章 姜闻的选择(第2/3页)

因为这种文化里往往会渗入一种落魄贵族的感觉,其实是连贵族的边也沾不上的,那是重新洗牌后的临时既得利益者的文化,或者说是一种有着严格小圈子秩序的新的强权文化,更是被情义包装后混迹于平民消费者群体中冒充替老百姓消灾解难宣泄情绪的另一种隐蔽了的优势文化。

甚至可以说,之前风行的大院文化中“真小人”的反叛姿态,不过是迭代之后的升华版的新的“伪君子”罢了,它配置得更加精密,更具有迷惑性。

赵浮生不止一次听身边的老三届说过,无论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是《芳华》,演的根本不是他们那代人的事,那会儿的男女同学都不说话,而且没有多少能吃饱饭的,饿得都跟王八蛋似的,好好的学不让上了,集体赶去乡下干农活,一辈子都耽误了怎么还会“阳光灿烂”呢?

为什么冯大炮的电影后来认同的人越来越少,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电影里,演的并不直接是真正的大院贵族,但里面的姿态和情绪是如出一辙的,其中宣扬的老一代流氓的道义以及那种梁山好汉式的正义实现方式于今天无疑是一种很糟糕的价值观。

说白了,冯大导演真正想展示的,是皇城根下一种曾经牛逼哄哄过也瞎浪漫过而今又没人搭理了的大起大落的特殊人生经验。

如果拍得好,确实能成就好的电影艺术。

但事实上,这东西真的不怎么样。

赵浮生可不打算给那些人机会,让他们把自己的公司当做平台。

所以,他要做出改变!

“就这样吧。”

看着董晨曦和郑瑶:“消息低调一些,不要走漏风声。”

“好吧。”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最终还是点点头。

赵浮生的话已经说到这个地步,她们自然知道要怎么做。

不过说起来这倒也是正常。

事实上,在如今未来集团整个集团都在进行整合的情况下,未来影视即便是上市公司,但对于赵浮生而言,真的作用不大。

原因很简单,因为赚的利润太少。

而需要耗费的力气又太大。

打个比方来说,赵浮生有那个钱,不如投资几个创业公司,说不定能够得到的市值,都要比未来影视创造的利润更多。

很快,郑瑶和董晨曦,就分别开始秘密接触光华传媒和腾讯科技那边。

然后?

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或许赵浮生看不上这个,但王长天那边可不会错过,他很快就跟董晨曦达成了协议,愿意收购一部分未来影视的股份。

不仅如此,马华腾那边虽然不知道赵浮生为什么不太愿意继续持有未来影视的股份,但他还是表示了对未来影视的兴趣。

小马哥可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对于文娱产业这一块业务,他一直都很有野心。

赵浮生表示这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

他只是单纯的不想继续这么无聊的继续下去了而已。

很快,消息开始在业内流传了起来。

叶敬自然也很快得到了消息。

“这,这不是开玩笑吧?”

坐在办公室里,叶敬惊讶的看着姜闻。

很明显,他没想到。

姜闻苦笑了起来,赵浮生已经通过周芸那边警告了他。

要么继续跟叶敬胡闹,要么就老老实实的做好自己的事情。

在赵浮生看来,朋友是朋友,生意是生意。

他不可能因为自己和姜闻的关系,容忍他们这些京圈的大佬们,拿未来影视去实现他们所谓的电影理想。

毕竟那花的都是赵浮生的钱。

“老叶,我们都错了。”

看着叶敬,姜闻缓缓说道:“你觉得,之前咱们投资的那些电影电视剧,浮生会不知道?”

叶敬闻言默然。

说实话,那些乱七八糟的民国戏以及各种各样的文艺片,投资虽然不多,甚至于他很巧妙的用各种方式把帐面上的损失都遮掩住了,但只要赵浮生认真去调查,是不可能发现不了的。

更重要的是,叶敬心虚呀!

他可是知道的,自己确确实实最近这段时间,因为未来影视上市之后的一些事情,做了很多不符合赵浮生要求的决策。

只不过因为平日里赵浮生对旗下子公司不怎么管理,再加上对他这个总经理很信任,所以才一直没有被曝光。

结果现在,赵浮生亲自一查,直接就查出问题来了。

这就好像风筝,不管飘多远,飞多高,线始终都在主人的手中。

只要赵浮生这个头号大股东,把线一收,那他叶敬就必然会失去如今的权柄和地位。

要知道,他很清楚,自己之所以如今在首都乃至华夏影视圈说话这么管用,不是因为他叶敬有多大的能力和背景,而是因为他是未来影视的掌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