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敌人的自信(第3/3页)

而这次会路过的裴守约,就是同姓而已,且是个文臣,之前做的是吏部侍郎。

突厥:原来如此!

还感慨了下:不愧是能灭掉突厥的苏将军之亲传弟子,还混的挺好呢,以后就成皇帝老丈人啦。

姜沃听闻薛仁贵编的故事后,心道:不愧是能写出十四卷《周易新注本义》的人啊,编的是天马行空又合情合理。

**

一月中旬,送波斯王子归国的使团,正式从长安城出发。

随军,不,随使团而行的,还有一位记事的书令史杨炯。

此事还要从报纸说起——因这两月国家多有战事,尤其是吐蕃入侵大唐之事,令京中才子们多有愤慨感怒之情,都纷纷开始写诗作文抒怀,尤其多见《从军行》。

出现了好几首姜沃曾经耳熟能详的佳作。

譬如杨炯的“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3]

亦有骆宾王的:“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3]

都是一登报纸就引起轰动的诗词。

一时京中街头巷尾,谈论起吐蕃战事,从文人墨客到百姓走卒,皆是同仇敌忾。

裴行俭看过报纸后,亦对这两首‘从军诗’颇为赞叹。忽然想到一事,就来跟姜沃道:“既然是使团,我也像姜相一样带个书令史如何?”

在骆宾王跟杨炯之间,裴行俭挑了杨炯。

一直有志从军的骆宾王郁郁寡欢,来问姜相,是不是他那句‘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有点不吉利的缘故,裴相才不要他。

姜沃安慰过骆宾王后,给他找了另一个活计:“你亦可以随使团至安西,然后去吐谷浑,为文成公主写‘檄吐蕃文’如何?”

此时的姜沃,已经得知了文成收到的吐蕃那封所谓国书。

文成虽送了只鹅回去,她却觉得还不够。

声讨敌人(骂战),还得专业的来。

姜沃对骆宾王道:“我相信你写檄文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