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太平的考试成绩(第3/3页)

“既如此,与其再另外树典范,不如就把一家彻底树起来。”

相当于不分散热点,提起‘女官之家’就是裴相府上。

皇帝的记性很好,此时跟自家大司徒再确认了一遍:“裴相有两个儿子都在外任吧?朕记得,一个是代州司马(从六品),一个是中等县城的县令(正七品)。”这官位可都够低的。

姜握点头。

她与裴行俭和库狄琚都是好友,对他家的情形很熟悉:裴行俭三子两女。其中只有幼子裴光庭,是库狄琚所出。

因库狄琚是他先夫人病逝后,才续娶的妻子,因而不光库狄琚比裴行俭年岁小一些,两人的孩子更小,此时还不足十岁。

于是这小孩子就先放下不提。

只说裴相另外两子。

姜握道:“守约是个量才而用,举贤不避亲的人。”

其实朝上这样的臣子也不少,比如狄仁杰也是如此,他也会大大方方推荐自己的儿子做官。

但裴行俭这些年‘举贤不避亲’却只推荐了两个女儿女婿,从没有在皇帝跟前举荐过两个儿子,自然是因为……儿子不太行。

其实朝中宰相等重臣,对子嗣的安排,向来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

看着有出息能顶起门户的孩子,就让他们考京官,在长辈的余荫下留在京城中奋斗仕途,就算外放,也是会选好了地方,算是出去历练。

但对于自家资质平平的孩子,那就是配上几个幕僚和家中多年老仆跟随,直接去京外的寻常州、县,一辈子老老实实当个地方官拉倒。就别在京城这云波诡谲的宦海沉浮了,免得水性不好直接淹死,还得拖累一家子倒霉。

比如当年英国公李勣,哪怕位极人臣后,其嫡长子李震也一直是梓州刺史,甚至英国公去后,他还主动致仕了。

当然,这是清醒且明白事理的长辈,也不乏有的朝臣亲爹眼,看自己孩子哪儿都好,弄到朝廷上来结果给自己丢脸的。

但裴行俭显然不是这种亲爹眼的人。

他甚至跟姜握说过:他这两个儿子,都是从六品就是极限了,两子的资质只能管一县之地。若做再大的官,哪怕他们本人不敢贪赃犯错,但只怕会被下属哄骗了去,到时候连坐——

裴行俭可不想作为宰相,又是亲爹,到时候亲手把儿子们送进大理寺。若犯事严重些,还得含泪送儿子去描边。

“不知裴相的儿媳如何?”

圣神皇帝当即令人去请库狄琚过来。

待三人商议完毕,圣神皇帝又想起女儿成绩好,心情颇佳,还与库狄琚道:“这些日子你也辛苦,待年节休沐,一并随驾温泉宫吧。”

库狄琚还不及谢恩,就听皇帝继续道:“那温泉宫,朕已经给太平公主了,毕竟她这回考试成绩颇佳。”

库狄琚:……原来陛下的重点在这里哦,不是在邀请我。

姜握在旁听了笑道:“既如此,不如多请些女官和女老师,一并去给太平贺喜。”

圣神皇帝颔首:“大司徒最知朕心。”

库狄琚:告退。

*

于是这日,库狄琚回府后,转达给裴行俭两个消息。

一来,她年节下要去随驾温泉宫游玩。

二来,让裴行俭按照陛下之意,给两子写信。

裴行俭还问了一句:“我能去吗?”

库狄琚奇道:“怎么可能,那如今是太平公主的私苑。”

裴行俭:……所以说,去温泉行宫游玩不能带我,但干活是永远不会忘掉我的是吧。

库狄琚看向他:“怎么了?”

裴行俭在夫人的目光中退出去:“没什么,我这就去写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