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皇帝的欣慰(第2/3页)

婉儿正背对着窗户,在收拾此番回洛阳后,带回来看的书籍。太平就看着她从书箱中拿出一本书,轻轻拍了拍然后翻开来看里面的书笺,确认没有掉落后,才起身去放到架子上。

“公主。”

就在起身之后,婉儿亦看到了院中站着的太平。

“院中冷。”婉儿来到窗口:“公主怎么不进来。”

而太平却只走到窗下,隔着窗问她:“婉儿,你早就明白是不是?”

婉儿微微一怔。

但不过一怔后,她还当真就想透了发生了什么——

实在是她比旁人更了解太平的情绪变化:今日她也在师父的马车上,是亲眼见着公主被镇国公主叫走的。

若只是因为驸马事被镇国公主教导两句,公主不至于如此心事重重深有触动,顶多是垂头丧气半个时辰,然后就能自己找点乐子重新高兴起来。

可如今这般凝重情态,再加上……婉儿想起她在马车上,因记挂公主就撩起帘子来看,就见到镇国公主的亲卫,较之往常离马车颇远。

当时她心下就有些想到。

果然。

婉儿亦隔着窗子,温声道:“公主,是镇国公主开始督促公主上进了是吗?”

太平颔首:“姐姐说,以后她会亲自监察我的功课。”

之后便见婉儿露出几分如释重负的笑意,眉眼间笑意澈如泉水,又濯濯如春月柳般秀美:“太好了。”

真的,太好了。

历来皇室涉及储位,总是腥风血雨。婉儿何尝没有为太平担心过——有时候争不争,并不由人。

就拿这座温泉宫来说,需知骊山温泉,可不是自本朝才有,据传说:这里是天下第一温泉,周天子就曾游幸于此。

如果周朝的故事只是传说,那么接下来则是有史册记载的:‘始皇初,砌石起宇,名骊山汤,汉武加修饰焉’[1]

隋朝更是在此大修宫室,而自唐武德年间,也重修过被隋末战火波及过的殿宇。

可这样重要的,历代专属于皇室的温泉宫,陛下竟然就当作一次季考成绩还不错的奖励,直接给了太平公主。

落在旁人眼里,当然是陛下对幼女的偏爱尤甚。

婉儿隔着窗子望向太平的面庞:公主或许从不想跟镇国公主争,但人有时候只能被时势推着走。

多的是别有用心的人,会想要利用储位之争为自己夺从龙之功。

毕竟,若镇国公主没有对手,波澜不起的上位,他们岂不是得不到功绩?

不知有多少人想把水搅混,从中牟利。

故而婉儿真的很担心,公主因为陛下的偏宠,被迫陷入到血腥的储位之争中。尤其是,这种事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陷入了争斗,就成为了零和博弈。

每当升起这种念头,婉儿就强迫自己去想师父,有师父在,不会让这件事发生。

可……她们都是晚辈,婉儿心里明白,陛下和师父不能护住她们一辈子。

还好,是镇国公主先做出了决断。

婉儿是真的觉得霎时天宽地阔,一片晴朗。

看到婉儿如此笑意,太平不但没有如从前一般跟着欢喜,反而方才那乱糟糟的心情重新翻涌上来,甚至有了些酸楚之意。

从前,太平从未把自己放到过跟姐姐竞争储君的位置上去。

所以有些事她根本没去细想。

可如今,姐姐点破了,希望她能有储君之才,而且还直接提起,婉儿会帮她。

那么……

于是太平直接再问道:“婉儿,我问的是,你是不是早就明白——因为我的缘故,你永远也做不成姨母那样的宰相了?”

今日,随着姐姐的嘱托,太平倏尔明白了一件事情:如果姐姐把自己当作皇储预备役来看,且觉得婉儿能为她弥补不足,那就代表着,在姐姐心里,婉儿是跟她绑定在一起的。

是以防万一,留给她的,全心全意为了她的辅佐之臣。

太平想明白这件事的时候,非常难过:她不介意当预备役的皇储,并且她真心希望自己是永远不上场的替补——她是眼见姐姐的辛苦的,哪里如她如今生活的恣意快活?

可婉儿不一样。

在太平心里,婉儿之才,是能做,是该做姨母一样的尚书左仆射,大司徒。

可是……从一开始,她就要求婉儿做了她的长史官。

是她错了。

婉儿如果去做姐姐府上的长史官,将来会走的更顺吧。

“公主。”婉儿察觉到太平原本搭在窗檐上的手,忽然用力握紧,甚至因用力过度,指尖血色都褪去了,只留下一片苍白。

还好,太平因素习骑射,是不留纤长指甲的,否则这样用力,只怕要把指甲折断伤到自己。

婉儿伸手轻轻按住太平的手,安慰道:“公主有些想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