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最失败的水鬼(第2/3页)

比如,姜大司徒真正的诗文水平,就属于现在宰相群体(甚至拜相颇晚的许圉师都不太清楚)的内部梗。

而随着姜握离开中书省任大司徒,且从此后由作诗人变为评诗人后,这个内部的‘心照不宣小玩笑’,最终就会像水消失在水中。

了无痕迹。

日后的宰相不能再懂。

或许只有史书之上,在这几人的《臣子传》中,会浮光掠影一般提一笔“高宗末年,中书令姜沃以应制诗‘调谐律雅,宏溢灵运(时为天后的圣神皇帝亲口赞言)’数得佳作宫灯之赐,诸相为之欣然。”

然而,别说后世人,就算那一场场宫宴上的其余在场人,也不会懂这个‘欣然’的真正含义。

只会如雨水落下,雨水蒸发,像是从来没有存在过。

*

当然,关于大司徒的‘文采过人’梗,狄仁杰是不懂的。相反,他跟朝上其余人一样是相信的。

一来是大司徒这些年挑选擅诗文之人,真是一挑一个准,可见她自己虽珍重笔墨极少作诗,但绝对是雅好诗文的大家。

二来便是大司徒的弟子,如今在中书省的上官书令,当真是倚马千言挥笔而就,且藻丽词清,概多典丽。

再有大司徒的公文,还是很符合圣神皇帝素日夸赞的‘词简英净’‘文约则美’。狄仁杰作为一个卷王,每日要看那么多公文,自然是更欣赏简约美的。

此时狄仁杰想起的是另一个“暗语”。

这是他做了吏部尚书后,才听王相跟裴相说起的——

水鬼。

虽说抓人来给自己干活这件事,姜握也好,王神玉也好,早就在做。

但直接提出‘拉水鬼替身’这个比喻的,还是裴行俭。且也是在姜握当年做巡按使的时候,边干活边拉架的裴行俭,被累出来的觉悟——

当时给裴行俭整的实在受不了,忽然领悟到自己就好似那传说中‘淹死的水鬼必须抓一个替身,才能解脱’,开始寻找替身。

不能光自己硬撑了!

结果,大概是初次拉水鬼不太熟练,他拉来的都是自己家人。

不过,当年看来不太对的‘拉水鬼’行为,如今看来,倒才是成全了裴相家的一门朱紫。

狄仁杰是从王相跟裴相的玩笑话中,得知了‘水鬼替身’这个内部梗。

之后,狄仁杰也认真思考起了拉水鬼这件事。

遗憾的是,他根本没有女儿L,只有三个儿L子。倒是儿L子里,已经开始有孙女,因正好也是七八岁的适龄年纪,他就送去了上阳宫女校。

而正是把孙女送到上阳宫女校,见到里面几个河东裴氏的世家小娘子做老师,才给了狄仁杰另一个灵感。

狄仁杰知道,当今皇帝用人不拘一格。

虽要打破世家门阀,但并不是要把世家一棍子打死。比如王相、裴相就都是正经世家人。

懂事识趣的世家,圣神皇帝也是会给机会的。

于是狄仁杰就拉水鬼去了——

狄仁杰有一个卢氏堂姨,出身范阳卢氏,后来嫁到了崔家,自是标准的世家。

他年少时曾受过这位姨妈的不少照顾。

说来,自高宗晚年的几年常居洛阳,不少官员都随着搬到洛阳来住。卢氏堂姨一家也不例外。

偏巧在先帝驾崩前,堂姨父也去世了。

在狄仁杰看来:如今姨妈寡居,只有一子,表弟也出了孝期,从前既然考过明经的贡举,如今也可以考官了。再有,表弟膝下也有两个与她孙女相仿的女孩儿L,一并送入上阳宫念书岂不好?

如此,也算是这一脉崔氏甚至卢氏,识趣低头了。

而且,姨妈从前总说‘膝下只有一个独子,甚是担心他的前途’等话,如今若知道孙女也可读书做官,岂不是欣慰些。

狄仁杰想的很好。

他在四月的国庆休沐,离开了洛阳城,来到了堂姨表弟守孝的京外别苑。

世家庭院深宅优美,狄仁杰在外候了片刻,才得到了堂姨的召见,正好见到表弟也在,狄仁杰都没先提家中小娘子出去读书之事,而是先说起堂姨最在意的独子前程。

狄尚书笑问道:“表弟也出了孝期,身上既有功名,不知准备考什么官职?”他还表示自己作为吏部尚书,可以为表弟参谋。

然而,只见卢堂姨板着脸冷笑道:“是,如今你已是吏部尚书,自贵自重就罢了!”

她甚至端茶送客了:“我只有这么一个儿L子,不会让他去侍奉跪拜女人做的皇帝!”[1]

狄仁杰:……

这一刻他的感觉,就像是,他千里迢迢来送温暖,结果迎面挨了个大巴掌。

问就是后悔,很后悔。

我自己做水鬼做的好好的,干嘛非想要伸手抓人呢,何况抓的还完全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