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推动(第2/3页)

“第二个不用多说,作品属性嘛,商业或者艺术都行,以评委的眼光为准。”

“第三个,这一项最佳电影人是考虑一个年度内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幕后工作者,这个不太好评选。”甘敬说到这里沉吟了一会才继续说道,“本来我们是不准备进行这一项的,因为这一项实施起来比较难,各个剧组申报的时候难道能说不申报导演、主角反而让编剧上吗?”

甘敬面对众位记者的眼神笑了笑:“也不是每位编剧都是我这样的。”

这货什么都明白!

记者们心里吐槽,忍不住跟着笑出声。

甘敬摊摊手:“所以,最佳电影人的考察更多依靠于我们评委们的接触、打听、判断,是一项更精神荣誉上的奖项,如果选到哪位朋友,比如顾安江,他要是觉得不方便不乐意,不来领这个奖也行。”

一举例就是对手!

是不是明晃晃的想蹭人热度!

瞧你这幅嘴脸!

记者们左瞧右瞧,发现台上四位评委还真是从甘敬嘴里说出这话最没有违和感。

“综上所述,很显然,我们‘特别关注单元’是主观性很高的评选。”甘敬笑了笑,轻轻拍了下话筒,“OK,提问吧。”

新闻发布会冷场了五秒钟,这“主观性很高”的自我评语都说了,还让人怎么聊?

汤昂作为朋友率先提问打破场面:“甘哥,你好像没提奖金的事,上次联合申城国际电影节发布会的时候可说了有五千万的指定性奖金呢。”

“哦,这一点的细则还得和电影节方面商量,不过,京城蓝光作为合作企业,它的盈利还不错,仅仅是春节档就有远超过五千万的利润。”甘敬笑道,“第一年的这个资金肯定没问题,我们也在考虑这样一笔赞助性质的奖金如何形成反馈。”

另一名娱媒记者感兴趣地问道:“甘总能详细说说反馈的这个事吗?京城蓝光并不是无偿提供奖金的对吧?”

“之前就有说过,京城蓝光和合作伙伴能提供优秀的剧本、演员、专业团队,这笔奖金是用来拍电影而非消费的。”

“想要消费,想要有钱,拍一部要么有票房要么有口碑的作品,导演或者演员的后续收入并不会缺乏。”

“我们京城蓝光和合作伙伴不是要做一锤子买卖,一个合理能循环起来的共赢机制显然能让‘特别关注单元’走的更远。”

甘敬推了推话筒,他说的嘴有点干,准备喝两口茶润润嗓子,示意记者们先问其他评委。

新闻发布会时间充裕,记者们倒也没有苛责到不让喝茶的地步,一位记者把问题抛给了导演谢江。

“谢导,听说您的儿子谢昱就在为京城蓝光拍电影,您觉得……”

谢江不待记者说完就打断道:“不用听说,那是事实,而且,我觉得他拍的还不赖。”

老导演舐犊情深,记者倒是有点不好意思,但问题还是问完:“您觉得您担任这次评委是否和谢昱在京城蓝光任职有关联?”

谢江沉默了。

甘敬眨眨眼,考虑是不是帮忙把话接过来。

谢江仿佛思考完毕,开口问道:“我有点没明白意思,你是想说,我沾了他的光还是他沾了我的光?”

他不待记者补充,沉着的往下答道:“不管你从什么角度看,这次担任评委我都会坚持自己的原则,想要拿奖就得打动我。”

甘敬这时补了一句:“举贤不避亲,事实上,我很希望明年能让谢昱加入到评委阵容,上阵父子兵才是佳话。当然,这得看谢昱今年有没有足够耀眼的成绩。”

另一名女记者紧接着这话问道:“举贤不避亲,所以,甘总您并不怕流言蜚语会议论陈若清是京城蓝光的签约演员才成为评委?”

甘敬看了眼影后,伸手作邀请状,让陈若清这位当事人先来回答这个问题。

陈若清没有退缩,只是铿锵的给出四个字:“当仁不让。”

甘敬很满意影后的这种坚定态度,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不知道换成李早瑜会是个什么样的表现。

他轻松且缓慢的对那位记者说道:“我不怕。”

有反应快的记者再次被逗笑,最近网上流传《沧海一声笑》的配音梗特别有意思,这阿甘又化用了《功夫》里的一句名台词。

刚刚有点紧起来的氛围又被消弭下去,记者们仿佛中了debuff,他们是那种火药味中更有爆发力的存在,今天明明不是来写通稿的啊!

“范老师,您是怎么来担当的这一届评委?”终于有记者不忍心看到四人中最没有公众关注度的范泽享受寂寞,问了个问题。

范泽稍微有些紧张,他不是那种习惯面对聚光灯的人,更喜欢幕后工作面对冷冰冰的镜头,觉得后者更可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