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高婶子跟大芳姐说:“她故意伤人在先, 部队要转交给地方追究刑事责任。我可以先跟你去看看,她要是还在部队,你就能见到她。”

大芳姐表示理解, 她叹口气跟高婶子说:“我还寻思早点去供销社买点糯米面来包元宵呢。白白让那么多人看了场热闹。”

花芽安慰她说:“怎么是看你的热闹?看也看的是王凤云的热闹呀。这些事你别往心里去, 想当年我们村子里狗血的事情更多, 要是一桩桩都往心里去还活不活啦。”

高婶子站起来,把围巾裹在脖子上, 微微笑道:“小花说的没错,不要太在乎别人说什么,过好自己的才是真的。”

大芳姐说:“哪有那么容易啊,走到哪里都得跟人交流, 你在别人心里的形象能影响别人对你的态度。想要活的轻松点,就得像我之前那样,与人为善。”

花芽可不认同她的话,她觉得人还是得有点脾气才行。尤其是不能活在别人的嘴巴里:“你知道人活在别人嘴巴里是什么样么?”

大芳姐摇摇头说:“我还真不知道。”

高婶子笑道:“你就说吧,别跟我们卖关子。”

花芽说:“人活在嘴巴里就是‘囚’呀, 囚犯的囚, 坐牢的囚。你们都比我有思想, 这还想不明白要我来教么?”

大芳姐跟高婶子相视一眼沉默了,三个人默默地出了办公室的门。

高婶子忽然笑了, 跟大芳姐说:“你看她每天没心没肺的德行, 原来比咱们活的明白多了。”

大芳姐解决了王凤云,心情好了不少。得了花芽这句话, 觉得是这个道理。之前是她狭隘了, 成了别人口中的“囚”。日子到底还是自己过的, 过得苦别人不会替你遭罪,过得好, 也没多少人能诚心实意地替你高兴。

她点着头,伸手在花芽的脸蛋上掐了一把说:“顾团长的眼光真好。”

花芽笑道:“你这话可真会说,一下夸了我们两个。”

王天柱不知什么时候跑了出去,这时又跑了回来。站在她们面前呼呼喘着白气。

花芽好奇:“你干什么去啦?”

王天柱从兜里掏出一把六颗大虾酥说:“可真够抠门的啊,一元钱只能买三块大虾酥。喏,全在这儿了。”

花芽只拿了一颗,剩下的留给王天柱。王天柱不要,给高婶子和大芳姐分了一颗,自己一颗没拿全塞到花芽的兜里。

高婶子说:“一元钱三颗不算贵,这可是从首都运过来的稀罕物。要不是过年,咱们这边还都吃不上呢。”

高婶子家就有一包大虾酥,她如此大方的一个人,也要抠抠搜搜地留给花芽和王天柱吃。可见大虾酥的可贵。

供销社一元钱三颗卖出来不是为了暴利赚钱,是怕卖的便宜被人都抢光了,大过年的有人吃不上。这在老北京人的眼里,是过年必须得有的玩意。

高婶子跟王天柱解释了一遍,王天柱想了想,认同地说:“这样也对,要不然小妈妈也就吃不到了。”

花芽小脸一红,用王天柱的压岁钱买糖吃就挺羞耻的,还被他说出来。

显然大家对她犯出来的事情见怪不怪,大芳姐甚至还说:“我家有内蒙古的亲戚寄过来的奶条和奶豆,你等我明天给你拿来吃。用来泡茶也挺好的。”

花芽跟王天柱走到路口,他们不去找吴毓,就在这边跟高婶子和大芳姐分开走。

回去的路上遇到方圆带着天天和乐乐要出去,看到花芽就说:“你们这是回家?”

花芽笑盈盈地说:“我们家八斤回来了,我打算回家给他做点好吃的。”

方圆说:“回家干嘛啊,一起出去看看啊。这两天咱们家属院外头来了不少老百姓摆摊,我带着孩子过去看个热闹。你现在不去可就来不及了,听说部队要清理,不允许他们继续在门口摆摊呢。”

听起来挺有意思的,花芽犹豫着拒绝道:“可我还要做饭呢。”

王天柱灵魂发问:“拿什么做?”

花芽笑脸一下僵了,低下头看着空着的一双手。

妈呀,这可怎么办?她光顾着大芳姐的事,忘记买菜了。

方圆拉着她往东院大门口走,拽着袖子不撒手:“正好外面有好多卖东西的摊位,你看看有没有卖菜的。我成天吃那几个菜,嘴巴寡的很,也想买点新鲜菜呢。”

花芽看了眼时间,离晚上饭还有两个多小时,完全有时间可以溜达溜达。

天天见王天柱也去,忙跟王天柱说:“我听二狗子说外面好多卖元宵节灯笼的,我妈说了,给我跟我小妹一人买一盏,留着过两天点呢。”

王天柱偷偷看了花芽背影一眼,说:“别得意,我不觉得灯笼有什么好玩的,你喜欢我还不喜欢呢,幼稚。”

没想到花芽脑瓜后面像是长了耳朵,转头就说:“我们家小猪要什么我给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