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大清早, 起床号响完没半小时,广播里传来分房会马上召开的通知。

花芽迷瞪瞪地站在阳台上看着一股股人潮往三区操场赶去。

分房会各项规定通知还有分房方面的答疑持续一上午,政策下达公开、透明、阳光, 家属区里没有分到房子的人也都心服口服。

上午开的分房会, 中午没吃饭, 就有家属开始把东西往新房子搬。

早就住够筒子楼的郝大姐首当其冲。

她提前知道自己家有房子,连着三天在家里把东西静悄悄地打包了一部分。

分房子的名单一出来, 跟顾听澜说的一样,分到八号楼一楼。

郝大姐跟丈夫俩个人喜不自禁地开始大包小包的往一区搬东西。

筒子楼不少家属都出来看他们夫妻搬东西,都艳羡的不行。

有的刚过来年头不够的,错过这次分房, 下次还不知道何年何月。

郝大姐抱着大纸壳箱往下走,迎面是王映红掩不住喜气地往楼上来。

郝大姐主动给她打了声招呼说:“老王,你也搬呀?”

这话纯粹是明知故问,王映红分得房子郝大姐是知道的。路过时,郝大姐还抽出手帮她往上抬了下纸壳箱。

王映红掩不住喜色地说:“对啊, 跟你一样都在八号楼。”

“挺好挺好。”郝大姐笑了笑往楼下去。

他们这栋筒子楼要数工作年限他们俩家最长。他们俩家刚够到一区的尾巴, 其他人有的分到三区的老破小平房有的原地不动。

分到三区的虽然也高兴, 终究不如马上通暖气的一区地方好。不过能脱离筒子楼已经是件大喜事,到底相互间还是说着恭喜的话。

顾听澜这次分房子, 还把外聘的职工单独划出一个新四区, 避免在待遇方面有怨言,给他们住新盖成的四栋宿舍楼。以后不跟三区混在一起住, 保证三区家属区的纯粹性。这样可以避免许多问题和纠纷。

顾听澜还将原来三区的操场、礼堂、食堂、图书馆、学习班、干休所等地方, 从三区分割出来, 开辟成四个区域共同使用的地方。以后这些设施集中的地方就叫做公共区,不再属于三区范畴。三区将成为一区、二区一样, 单纯的住宅区域。

出入各区的人员要有相对应的通行证件,铁门不再二十四小时敞开,而是由巡逻队员专人值守。有规定的门禁和出入检查。超过门禁时间回到所在区域的人员,会受到简单的口头盘查。

阮旅认为顾听澜下达如此命令后,家属区的人会闹事。这样的管理无异于是半军事化管理,跟以往宽松的生活环境大相径庭。他们是军属而不是真正的军人,素质与认知不能跟真正的训练有素的军人相比。

然而他到底没明白家属们的心。

他们得知家属区束紧管理制度后,反而觉得很高兴。其中不少人都有见到过陌生人闯入家属区。

还有去年和前年,偷东西的偷东西、闯入闹事的闹事,还有不少传言说有敌特曾潜入过。大家印象尤其深刻的就是拿着菜刀想要在供销社里砍人的那对父女。

改革后,连通的门口都有警卫,哪怕就隔着一道墙,他们都会觉得很有安全感。

顾听澜这么一束紧,正是给他们定了定心,求之不得的事情。

这次搬家,顾听澜又派遣了两个连的战士帮着不大方便的家属们搬东西。一举一动都获得了不少人的赞扬。

郝大姐跟丈夫在搬家的过程中,遇到不少也在搬家的熟人。这次家属区简直是大换血。

大家背着、扛着、小板车拉着自己家中的家当,在小路上辛劳且幸福的忙碌着。

锅炉房在一区八栋楼的中间。已经有运煤的车往这边一趟趟倒着过冬的煤炭。里面有人正在检修锅炉房的设备,还有的人指挥着小卡车把煤炭运输到厂库里,仔细的存储好。

花芽此时也在忙着搬家。

只不过她这边有林云、顾涛涛、王天柱、小瓜子、小包子、方圆等人帮忙,她倒是没怎么太辛苦。

她单手拖着小瑶瑶的屁股,另外一只手拖着蛇皮口袋往小洋房去。轻轻松松,不像蛇皮口袋有多重的样子。

顾涛涛把手上的东西放到小洋房院子里,跑出来接花芽,刚把蛇皮口袋接到手中,整个身子一歪,差点摔在地上。

“花姐!”顾涛涛都要疯了,这么重的东西,花芽是怎么一手抱孩子一手提溜过来的!

花芽看他不中用的样子,摇着头准备将蛇皮口袋重新拿到手里。顾听澜从办公楼回来,快步赶了过来,单手接过蛇皮口袋,另外一只手在小瑶瑶脸上弹了弹说:“宝贝,你陪着妈妈在院子里看东西好不好?”

花芽身上一包劲儿想要使,眼睁睁看着顾听澜提溜着蛇皮口袋轻飘飘地放置到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