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喜剧!(第2/3页)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可算是体验到了是什么感觉了,要是在女朋友和李谦之间选一个,他毫不犹豫选李谦。

“大家好,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前来捧场,参加《我不是药神》的庆功发布会。”

李谦笑着和记者们打了个招呼,“这段时间承蒙大家的支持,帮我宣传电影,这16亿票房里有大家的一份努力,我代表全体剧组人员,谢谢大家!”

这还不错!

这番话倒是让记者们很受用,《我不是药神》的成功也有我们的功劳嘛,要是没有我们不遗余力地宣传、造势,哪里来的如今的成绩。

接着就是走程序了,李谦讲了讲自己心得体会之类的。

“其实关于白血病群体,乃至整个癌症病人群体,电影里此时冰山一角罢了,拍电影之前我混进去过一些病友群,每天在群里面潜水,看着他们聊天,有的群死气沉沉,半天没人说话,有的群倒是活跃,不过来来回回就是互相鼓励对方,要坚强之类的,说实话要是你们,估计以为那是传肖群了。

一种病,让人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也不想去说,就可见一斑了,大多数人都是绝望的,而90%以上的白血病人,都想过自杀来结束这个噩梦,不止一次想过,甚至天天在想……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很心痛,现在国家制定了相应政策,入医保、降药价,我也为之感到欣慰。”

徐征等人也各自说了点感想。

接着庆祝了一番票房破纪录,然后大屏幕上播放了电影上映以来的盛况。

到了采访环节。

“李导,您凭借一己之力推动医疗改革,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是国内影坛前所未有的成就,不知道您下一部电影会聚焦那一方面呢,我们和观众都很期待您能反应更多的社会问题,推动政府的相关改革。”

李谦摇摇头,“暂时我不打算拍现实题材的电影了。”

“为什么?”

记者们有些奇怪,李谦已经证明了现实题材电影同样能够大卖,既赚钱了,又能对社会有贡献,对自己的名声加成也大,好处太多了,没理由换类型。

“从年初到电影上映,七个月的时间我和剧组为了能让电影尽快上映,一刻都没有停过,说句心力交瘁也不算卖惨,而且不光是身体累,这种类型,让我们的心情始终处在一个沉重的情况,压得很喘不过气来,也让观众们整整一个多月里,心情也跟着沉重,本来看电影应该是轻轻松松地娱乐活动,放松放松的,我却让大家度过了一个沉重的暑假。”

李谦面色肃穆地说着,转而又故作轻松道,“所以,为了弥补大家的心情,我打算拍一部喜剧电影,争取明年让大家都度过一段欢乐的时光,笑呵呵的来,看完电影笑呵呵地走,丢掉所有烦恼。”

喜剧片?

还没等记者们发问,李谦就自己主动透露了新片的类型,倒是怪事。

以往那次不是扭扭捏捏问半天还什么都不说,在那搞得跟女孩子第一次一样!

不过,喜剧片倒是出乎所有记者的预料之外了,这可是典型的类型片,也是绝大多数导演都不会轻易转行的方向。

很多导演拍过多种类型的片子,国内风格多变的陈可鑫,拍过战争、歌舞、武侠、爱情,甚至恐怖片都拍过,唯独没碰过最大众化的喜剧。

程凯哥现在在拍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现实题材电影《搜索》,也没拍过喜剧。

张一谋倒是拍过,但是《三枪拍案惊奇》都有目共睹,要多辣眼睛就有多辣眼睛。

可以说,转行拍喜剧的导演,基本上就没有成功的。

喜剧和动作,是对导演、演员天赋、特点最有要求的类型,这都是有目共睹的,这两个类型的导演、演员轻易不会转行,其他人也轻易不会向这个方向转。

可是李谦说他要拍喜剧了?

“李导,您为什么会想到拍喜剧呢?”记者连忙追问。

虽然怀疑他是不是聋了,不过李谦还是很有耐心地重复一遍,“因为我想让观众快乐起来。”

“喜剧是一个特殊的类型,李导你也从没有拍过喜剧啊。”

“确实,真正的喜剧不是那种靠段子和耍嘴皮的夸张搞笑片,那些都不算喜剧。”李谦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转而又道,“不过我虽然没有拍过喜剧,但是对这个类型并不陌生,很多观众都觉得《我不是药神》前半段特别搞笑,我想这就足以证明了。”

“……”

记者无语了,这都能比。

不光记者奇怪,徐征等人,尤其是他和黄博,靠喜剧出名的,比任何人都知道喜剧片的难拍、难演。

让人笑出来简单,插个段子就能让人会心一笑。

但是难就难在,喜剧不同于其他类型加了点喜剧元素的片子,是贯穿全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