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拉一把王保强(第2/3页)

这一部电影就能看出来,他不适合当导演。

“我明白了,李导。”

刚升起来的希望,又被李谦彻底敲碎,王保强也没有其他的心思了。

“宣传完电影,就休息一段时间吧,也别被网上的声音影响了,拍个烂片而已,不是什么大事,徐征那边在策划《囧妈》的剧本,我找他聊聊看看。”李谦道。

“李导……”王保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自己票房惨败,李谦还专门为自己去和找徐征调和。

李谦摆摆手,“没多大的事,他那剧本本身就要改了,不过这次你就只能拿片酬了,市场价。”

这个时候,王保强哪还有《港囧》筹备时期讨价还价的资本,现在观众缘大损,宁昊一时间没空拍《唐人街探案3》,不是挑剔的时候了。

“行了,你也去忙吧,我还有点事。”

把千恩万谢的王保强送走,李谦拿起手机,给徐征拨了过去,约个时间吃饭。

除了《唐人街探案》系列,也就只有徐征能救王保强了,企鹅、阿里、华阳、伯纳都是对手,不可能的,除非王保强投奔他们去。

宁昊也在筹备《疯狂的外星人》,哪有空拍《唐人街探案》系列。

……

下午,李谦就在某会所里见到了徐征,吃完饭泡了个澡,也就提起了《囧妈》,建议他恢复双主角的模式。

“征哥,公路喜剧,从来没有一个主要人物能拍好的,母亲这个角色主要侧重点是在调动观众情感上,《囧妈》需要另一个主角,或者戏份很重的配角,来制造笑料。”

原版的《囧妈》里,剧情比《港囧》还单调,作为一部公路喜剧,是很大的缺陷了。

也不是说什么类型的电影就非要满足什么条条框框,可是做不到极致的情况下,按照惯例来才是正确的做法。

主要搞笑的那个列车员,起到的作用也有限,那个北极熊妹子,也是可有可无的。

无非就是旅途中的一段艳遇,徐征感情转换的催化剂,然后徐征不想离婚了。

夫妻情感方面,《泰囧》比这做的强多了,而且戏份占比极少。

徐征沉默了一会,才问道,“你是让我找保强?”

李谦也直接道,“没错,征哥你们俩就是天生的搭档,行业里再没有比你们更合拍的搭档了,《囧》系列我还是希望能继续下去,做回到《泰囧》的模式,你们把钱赚了,观众也高兴,如果有其他的想法,拍些想表达自己人生感悟的东西,可以另外拍,不影响这个系列,不管是对你还是对观众,都是好事,而且这次保强你只要给他片酬就行了。”

徐征隐隐有些意动,《港囧》换掉了王保强,就是因为利益谈不容,如果只给片酬,不参与投资,那多给一两千万徐征都无所谓。

而且《港囧》票房算是失败的,一定程度上也拉低了《囧》系列的口碑,这次的《囧妈》要是再重蹈覆辙的话,这个系列估计就得暂时搁浅了。

再加上李谦都亲自说了,徐征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也少不了李谦的帮忙。

《人在囧途》导演的机会是李谦给的,也是跟着他做了一回执行导演,才把这片子拍好。

如果当初没有不是自己导演,换了别人,那这个系列估计都不属于自己了。

其实现在也不属于自己,版权还在李谦手上,想用谁还是李谦一句话。

想通了这点,徐征做出一副纠结了许久的样子,还是勉为其难地点头应下,“那就听你的,我改动一下角色,双主角这次不可能了,母子、夫妻感情这点不能丢,只能设计一下男二号,戏份不会少。”

“没问题,具体的征哥你自己把握。”李谦欣然点头。

其实徐征上次听李谦说了“寓庄于谐”这四个字要点之后,回去就把剧本推翻重写了,加重了喜剧的比例。

表现上80%以谐为主,庄就从表面上的谐来表现。

也就是一个是表现手法,一个是内在。

那原版那个列车员那点戏份就完全不够了,需要一个足够戏份,又能撑起来耳朵男二号。

没有谁比王保强更合适了,除了他也就剩黄博,可是黄博还得拍宁昊的《疯狂外星人》。

让徐征接受了自己的提议,还不是勉强接受的,李谦也很高兴。

《港囧》和《囧妈》两部片子,徐征就是想法多了,他的目的不单单是拍一个观众喜欢看的喜剧。

《大闹天竺》其实也是这样,第一次当导演,能够向观众传达一些东西的时候,王保强就迫切地想要把自己的心情、感想告诉观众。

成功者的通病。

就把囧系列做成喜剧,从完全商业的角度去做,像《泰囧》那样,所有的情感表达放在内里,而不是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