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4/7页)

而且当时一点声音都没有,估计就是个死孩子。

但终究有些不放心,当即打发人去看。

等了两三个时辰,去的人来回话,“主子您说的那个地儿,奴才们找遍了,什么都没有。”

王桑榆听罢,想着这都两天了,只怕早就被野狗叼了去。

到底是揣在肚子里那么久,怎么说感情还是有一点的,心里不由得难过起来。自暗暗想着,都是秦家和孟茯害的,自己一定会为这个孩子报仇。

若不是孟茯来京城,逼得自己早产,有些措不及时,怎么会让秦夫人有机会害自己?

殊不知,那夜老扇猪匠抱着孩子从山下跑来,刚到了大路上,就拦了一辆马车跪着求,“各位贵人,求人一命胜找七级浮屠,求您们搭小老儿一程吧?”

巧不巧,那马车里的也不是别人,就是乔装易容的孟茯和拓跋筝。

孩子的哭声虽是细弱,还有这细细的雨声,但还是落入了拓跋筝的耳朵。

当即只让他上了马车。

老扇猪匠感激她们俩的好心,也顺道说了这孩子的来路,“小老儿从别处扇猪回来,听着山上传来叫喊声,便寻声找去了坟山,便捡得了这孩子,却不见着大人。”

孟茯和拓跋筝听得他的这话,这才朝他怀里衣裳里包裹着的孩子看去,“刚出生的孩子?”

到底从前是大夫,出于本能孟茯当即便伸手探过去,只见孩子脸色难看,“先给我。”

拓跋筝则防备地看着老头,“好端端的,那里又是乱葬岗,你听到声音不怕,还上去瞧?”

老扇猪匠连忙解释,自己早前给人引路之事。

而孟茯将孩子检查了一遍,只觉得不妙,但现在也太晚了,也进不得城,只赶紧让车夫去附近有大夫的村子,便没顾得上去那坟山里寻找大人。

加上老扇猪匠又一直说没见大人。

孟茯和拓跋筝便想,兴许是哪家正室太过于厉害,将生产的小妾给扔到那里了。

也是个歹毒之人。

这孩子必然是那产妇临死前拼命生下的,从那明显被石头砸断的脐带处就能看到。

又怜这孩子生命力顽强,外头又是下雨又是连脐带都没扎,现在还能有气儿,比起前世自己在医院时那些金贵的孩子,着实可怜。

所以跟着大夫守了半夜,见孩子情况稍微好转些,方去休息。

翌日一早给了老扇猪匠些银子,叫他再到山上去找找大人,叮嘱好生照顾孩子,便进城了去。

这只是沿途一个小小的插曲罢了,孟茯和拓跋筝都没有放在心上,毕竟这一路走来,两人途中可没少遇着事情。

因此万万没有想到,这个误打误撞救了的孩子,居然是被王桑榆认定被野狗叼走的死孩子。

而孟茯和拓跋筝进了城,找了一家巷子里的小客栈歇下来,便立即去打听消息。

本来是想要找谢淳风,与之汇合的,哪里晓得谢淳风的队伍竟然还没来京城……

孟茯听罢,不由得着急起来,“只怕还是因我的缘故,他们路上果然被绊住了。玲珑如今没了武功,跟着他不晓得安全不安全?”

“你急个什么?他若是这点本事都没有,连玲珑的护不住,往后也不必再做男人了。你方才难道明天说么?那李蓉明目张胆的养着那么多面首,就是因谢淳风不举。”回来的路上见着一家夏国小菜馆,拓跋筝点了几个家乡菜,打包着来客栈里吃。

这会儿正拿着筷子,还递了孟茯一双,“刚才你就没吃饱,尝一尝这个,是我们夏国的家常菜,一样是小炒菜,你看看与齐国有什么区别?”

孟茯本没那心思,但盛情难却,也只好动起筷子,却发现好像与齐国菜也没什么区别,只是夏国人喜欢吃酸味重一些,所以每一道菜里,都有种不大明显的酸。“里面添了什么?”她为什么隐隐尝到了西红柿的味道?

但是好像又不大像。

“夏国的酸果酱。”拓跋筝回道,一面迫不及待地问她:“味道怎么样?”

“还好。”不过孟茯更好奇的,这酸果酱是什么做的。

只听拓跋筝描述,是一种跟李子差不多的酸果树结的。

这跟西红柿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呢!“想来若光必然是十分有兴趣,等南海郡的战事歇了,回头我也去给他弄些你们夏国的果树苗来培育一下,兴许在我们齐国种,便是另外一番味道呢。”

拓跋筝听到她的话,忍不住问道:“怎的?我还以为你会担心战事,怎么如今好像认定了一定会赢一样?”

孟茯听罢,笑道:“那个算命的老道,你还记得么?”

拓跋筝颔首,“自然是记得,怎么你还真将他的话当真了?”

“人说你也不假,所以我想他给我算的,似乎也不会有什么错。”孟茯这些天来京城的路上仔细将那老道的话想了想,然后再联合玉簪的命运,就自己得了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