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3/14页)

所以功名这个事情,孟茯觉得随缘了。

李尚见她这不要那不行的,心中想果然是自家的孩子,若是别家的只怕早就巴不得等着要求这样那样的。

于是看孟茯是越看越喜欢。

然后又想起她从前的那些苦日子,越发怜惜她,然后便开始琢磨着要替她建造什么公主府。

孟茯是隔天才晓得的,所以晚上李尚来陪她吃晚膳,连忙劝道:“你莫要白浪费那些银子,就算是建出来了,我也不可能去住,岂不是白白浪费?有那些银子,您倒不如花费在别处。何况禹州虽已经被收复,可是到处要整顿,那里的老百姓们过得又十分凄苦,您将心思放在老百姓身上,也算是积福。”

这明显是在教皇帝做事情啊。可是李尚看孟茯是带着滤镜的,不但不恼反而觉得这果然才是自己的亲女儿,一心为自己着想,说得又都是实话,一点奉承都没有。

于是连记在心里,隔日上朝便与诸位大臣商讨禹州重建。

大齐唯一一座可接纳其他国家船只的码头,可就修建在禹州,如果大肆利用,可就是取之不尽的码头。

玲珑从宫人们口中听得此言,忍不住朝孟茯羡慕道:“你爹真听你的话,你昨儿才提,他今儿就开始给你办了,要我说不如你留一直留在这宫里算了,有你天天守着他,想来用不了十年八年的,咱们大齐各州府就跟南海郡并肩了。”

孟茯听得这话,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你是嫌我活得太久了么?若是叫有心人听进去了,不知道多少人要讨伐我呢?”

“讨伐你作甚?你又没做什么坏事。”玲珑不解,这可都是为国为民的好事情。

却只听孟茯说道:“又不是银子,人人都喜欢,有人想做好官,想为老百姓多谋些福利,可是有的却只想从老百姓身上多搜刮些钱财。”

一心为老百姓着想的好官自然是喜欢自己。

可是相反的另一波呢?

孟茯的确不是银子,哪个都喜欢她。

就比如王桑榆。

明明大半月前大夫来给她诊治时,身体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可是不知怎么的,又忽然间变得严重起来了。

到如今甚至已经卧病起不得了。

满脸的苍白,才听得侍女们说南海郡大捷,沈大人更是将禹州收复回来。

这好消息早两天前就到宫里了,也是这个时候才在宫外传开。

作为大齐老百姓,哪个不欢喜?

就唯独王桑榆如何也高兴不起来,从孟茯被册封为弘月长公主的时候,她原本已经修养得差不多身体忽然就不好了。

虽然已经预料到孟茯认亲的事情,毕竟她和玉妃是长得那般相似。

而到了现在王桑榆还坚定地认为,孟茯身上那块玉佩就是从自己母亲手里偷走的,所以她的母亲仍旧是平阳公主,自己也就是孟茯的侄女。

可惜现在自己没了那块玉佩,容貌也变了样子,甚至年纪大了这么多?还怎么去认亲?

认不成亲,那她总不能什么都不去做啊?杀不了毁了自己的沈夜澜和孟茯,那秦家呢?

她不甘心啊!明明在梦里,这一切都是属于她的,可是现在呢?她得到了什么?

她什么都没有,亲人死完了,梦里那个和自己相爱的男人则想利用自己,而孩子也没了。

本来她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可是因为秦家,这该死的秦家。

是秦家毁掉了自己的所有。

孟茯她鞭长莫及,可是秦家她不甘心啊。

尤其是秦宝珠,明明是自己帮她结的亲,当初她还死活不愿意,现在却是理所应当地享受着一切。

她想亲自去毁掉这一切,可是这一日一日里,她能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好像在衰竭,甚至那夜里,呼吸都是万分艰难。

可是她不能让秦家如意。

硬是撑着枯廋苍白的身体爬起来,寻到秦家。

她当然不可能从大门进去,而且于秦家来说,她早就是一个被抬到乱葬岗的死人罢了。

所以她是从那偏院的狗洞里爬进来的,身上穿着洗衣媳妇的粗布衣裳,头上包着头巾。

生产后遭受了这么一大劫难,虽是什么样的好药材都往身体里喂,可终究是不能将那流逝去的一切补回来。

所以她整个人不单是脱了相,甚至是苍老得犹如那三十好几的妇人一般。

便是府上的人见了她,哪个能想象得到她会是一个月还不到之前,府里嚣张跋扈的那个王桑榆呢?

按理说当初这镇北侯府险些被秦家的兄弟们抢夺了过去,全因她来之后,一场雷霆手段的整顿,彻底将那秦家的兄弟们打压了下去。

这整个府里的人都该将她当做救世主才是。

可下人们给哪家当奴婢不是当?所以他们对于王桑榆并没有半点感激之心,而且王桑榆与他们一样,不过是那偏远之地,一个低贱的渔家女罢了。凭何能过着人上人的好日子,还将他们这些人呼来喝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