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大家都懂了吗?(第2/3页)

当然,时间自然也是能省就省。

面对与会七名主要研究方向都是数学跟物理方面的华夏顶尖学者,王宇飞非常快的引入正题。

“我对第三常数猜想的确是有些研究的,具体就体现在我已经能解出第二,跟第三项方程。”

这次会议的保密级别很高,甚至没有借助任何高科技产品,所以王宇飞直接开始在黑板上书写他的解题思路。

都是早已经想好的东西,自然没什么难度。

这两个方程解决的是量子微观世界的一些难题,说的更具体些就是在引入电子静质量后,通过方程计算出粒子寿命跟中子质量,这也是制造量子智脑必须要用到的理论基础。

不过王宇飞没有过多解释,到了这个层级,能懂,自然能看懂,不懂,王宇飞觉得自己解释了也没用。

当然,从理论到实践还是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的。但谁也没法否认,有了理论指导,在实践过程中自然能事半功倍。

在黑板上书写解题过程,让王宇飞脑海中想到了曾经在省城一中时上奥数辅导班时的生活。

只是那个时候坐在下面看他解题的只是高中里的数学佼佼者,而此时坐在下面看他解题的是华夏所有人中的数学佼佼者。

真要较真的话其实也没啥不同,终归都是人,只是这次教的人年纪大了些。

……

陈旭阳看似专注的看着正在黑板上书写的年轻人。

心里的惊涛骇浪却一直没停过。

能参与这次会议的,包括潘文悦在内,大都是华科院中顶尖的数学家跟物理学家,而陈旭阳是对数学跟物理学研究都颇有建树的科学家,也是华科院的副院长。

早年陈旭阳主要是研究数理的,四十五岁以后开始对量子物理产生兴趣,并开始研究量子通信,华夏发射的量子卫星中有一些关键的技术难度就是根据他研究的理论攻克的。

可以说陈旭阳已经是全华夏顶级的科学家之一。

然而现在他觉得自己像个小学生。

因为王宇飞解题时有些步骤他感觉自己有些想不明白。

但是他却不敢肯定对方错了。

大概因为他真的老了?脑袋也没以前灵活了?

其实陈旭阳之前默默关注过王宇飞,毕竟是一个解决了孪生素数猜想的高中生,他曾经还跟王宇飞间接有过交集。在王宇飞决定去华清读书的时候,他曾经跟华清的校领导沟通过,希望王宇飞本科能选择数学系,未来也可以接他的班,成为华夏最成功的数学家。

当时华清数学系的教授们也的确努力过,电话、当面跟王宇飞沟通过很多次,希望能这位正儿八经的天之骄子能把自己的未来当回事,正视自己的能力,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但王宇飞当时的态度很坚决,加上高德元直接拍了桌子,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没办法,王宇飞可并不是单纯靠参加奥数竞赛被华清提前录取的。

人家高考的分数也摆在那里,当时华清给王宇飞开出的条件也是专业可以随便选。当然要尊重他的想法。

结果便是王宇飞跟数学失之交臂,陈旭阳给出的第二选择都没报。

当时可是把陈旭阳气得不轻。

本来还在痛惜一个好好地孩子因为选错了专业,未来必将抱憾终生,谁敢想这些家伙突然就跟脑机研究所一起鼓捣出了脑机芯片。

当时陈旭阳只觉得脑子懵懵的。

然而没等脑子懵完,紧跟着又是馨系统。

好吧,陈旭阳只能说这孩子的确很强,在哪方面都能出头。

谁敢想这家伙突然又是一个回马枪,杀回了数理。

没错,这些方程的本质是要解决物理问题,但用的却是最基本的数学方法。

这特么是正儿八经的天才啊!

是的,一向温文尔雅的陈旭阳此时已经在脑海中爆起了粗口。

不这样不足以平息他心头的激动。

虽然他现在还看不明白这些证明过程到底对不对,但能思考出这个问题,并能走到这一步,足以证明王宇飞的能力。

很快,王宇飞已经把所有的证明过程书写在黑板上。

然后王宇飞敲了敲黑板,随口问了句:“给位老师们,这就是目前我关于第三常数假想的研究思路。大家应该都能看懂的吧?”

几个人面面相觑。

潘文悦额头甚至渗出了一层冷汗。

都能看懂吧?能看懂吧?看懂吧?懂吧?懂?

这还真不好说啊,依稀似乎是有些懂了。

但中间很多细节又觉得似是而非。

是的,简单看着解题过程,是真不太懂,其中一些思路似乎太跳跃了。

他们哪里知道,王宇飞在书写解题过程中,想着这些都是华夏的顶尖学者,很多他认为很简单的过程想当然的就直接跳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