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一切都是为了前沿的健康发展(第2/3页)

提前给前沿系的各大实验室及其配套产业链储备高级人才。

仅是本科阶段显然不够用。

仅是口头上也显然没什么用。

得让人能看到,坚持自己的理想是有前途与钱途的。

完善的规划案人手有一份,也都提前看过,昨天中午前就已经整理好了。

所以方年说完之后,大家就开始了发言。

关秋荷率先道:“将前沿社团拓展到硕博阶段的试点只选在复旦是不是有点太稳妥了?”

吴伏城接过话头:“我的建议是在复旦、上交、中科大、西交大、哈工大、中大同时实行。”

“……”

边谈论边确定了规划。

包括单独为前沿社团设立专项资金,第一批投入1亿人民币,加速完善全国前沿社团的整合;

试点将前沿社团拓展至硕、博研究生阶段。

再有关于前沿校园俱乐部项目基金运营规划……

如何更好的将前沿的理念灌输到前沿社团……

如何在前沿社团中树立出优秀典型与榜样……

如何……

……

最后是关于前沿院的推进。

大家意见有所分歧。

将规划的研究中心一股脑上马还是循序渐进。

最后方年拍板,决定循序渐进。

“其实这些细节上没必要争论,因为前沿现在本来就是需要部分求稳的阶段。”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到底由前沿天使出马投资一些配套产业链,还是由前沿创业来。”

方年说完后,大家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小片刻后,陆薇语率先开口:“方总,我觉得我们需要先确认一点的是,这次你想要冒险还是稳妥推进?”

“稳妥推进。”方年回答。

闻言,陆薇语笑道:“那大家也没必要讨论了。”

关秋荷连忙附和:“好不容易方总能稳妥一回,就交给我们来弄吧。”

她怕方年又整一个大规划,到时候商务谈判为难的还是自己。

关总在京城那出差的十几天也累。

一步步来就也挺好的。

“……”

见状,方年道:“行,这件事情交给你们来搞,下一件事情是进一步调整前沿的组织架构。”

说到这里,方年略作停顿:“在这之前,先讨论一下关于白粥的任用。”

闻言,温叶点开了投影,将白粥的背景资料,人物画像等等都放了出来。

很详细。

包括白粥从高中阶段开始到博士毕业的履历,包括白粥的第一份工作,包括白粥在前沿的表现。

甚至有包括一些社会评价。

可以说是最严苛的人事尽调。

温叶有条不紊道:“我先说说白粥在前沿公司的表现和同事关系。”

“白粥在前沿公司实际经历了三个部门,道德遵从、企业发展、公司战略,表现都还不错……”

“同事关系融洽,相对合群,但也有身为高级学者的一些矜持。”

“……”

从温叶到谷雨再到吴伏城,甚至包括陆薇语跟关秋荷,都说了说各自的接触感觉。

现有资料表明,白粥没有什么臭毛病,能力突出,有大局观。

在产业经济学上有优秀表现等等。

最后是投票。

采用的是类似于上市公司的投票方式,即需要超过三分之二的董事同意才能通过决议。

方年道:“我弃权。”

这句话的意思弃权但计票,就总票数还是7票。

也就是说需要有5个人同意才能超过2/3。

但如果方年说回避表决,就等于不算他这张票,只算6票,4人同意就刚好是2/3。

也等于说是方年其实表了态:

如果在座的其他六人中,没有五人同意,他就不会拍板将白粥纳入前沿办公室。

大家都懂方年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方年逼每个人重视自己在前沿办公室公平表态的权益。

这是前沿第一次正式的行使更公平的权限,并没有那么儿戏,意味着大家是否愿意接纳白粥上前沿这张桌子吃饭。

所以每个人的决定都很重要。

这里面陆薇语深知自己的重要性,特别的把脸移向其它地方,绝对不随便释放讯号。

最终,吴伏城先举了手。

然后是刘惜。

温叶跟谷雨也做了决定,举了手。

关秋荷沉思的时间最长,足有数分钟,才表态支持。

陆薇语最后也表态支持。

从沉思时长上,也可以看出,关秋荷是有一定疑虑的。

好在方年早有准备,他从文件夹中拿出几张纸,让陆薇语递了下去。

“那就启动最后一轮考核,内容我已经整理好了,你们各自抽时间去执行一下,6月30号提交上来。”

最后一轮考核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