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狸猫换太子》超级盈利!(第3/5页)

最终,六子见到冷宫中已经疯了的李妃,远远就跪在了地上,然后用膝盖一步一步前去。

母子都没有话说,只有泪水。

事情到了这一步,包拯似乎也没法再在这个朝堂待下去了,策马扬鞭,与公孙策,展昭,远去。

【大结局】

这三个字亮起来的时候。

当《只要有你》响起的时候。

观众怅然若失。

一段旅程,就此结束了!

最后一个案情,将《少包》拔高到了一个高度。

皇帝的思虑让他无愧是一个仁君,他居然真的考虑过让位给六子,虽然知道六子的荒唐事儿后,果断的坚决的放弃了这个想法。

但是,本质上,皇帝本人,就是这个事件中最大的凶手,你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你而死。

刘皇后,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够集成皇位,做出了如此大逆不道,耸人听闻的事情,可以说是坏事做绝。

但是她又很奇怪的把一切如此种种都屏蔽在了太子能接触的环境之外,把太子培养成了一个好皇帝。

八贤王,以贤明著称,最后却也是为了朝局稳定,做了一次杀人凶手,吩咐捕头利小刀去死。

庞太师,坏事做尽,机关算尽,但就是因为掌控欲太强,最后失去了能够掌控一切的局面,因为心急,痛失好局。

而这些人,包拯没法拿他们怎么办。

而真相甚至根本不能公布,因为一旦公布,国将不国。

六子,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对皇位没兴趣,对大富大贵都没兴趣,只想找回自己失去的亲情。

李妃,当年因为看到一个宫女可怜,赏了一碗饭,小小善举,最后的到了沉冤昭雪的机会。

寇珠,就因为一碗饭,铭记一生,最后以自己的性命,回报了这碗饭。

这些人的性格,都是复杂的。

最后的剧情走向,每一步几乎都在观众的意料之外,完全想不到。

而每一步都又合情合理。

而最后一案,也揭示了一个真相,那就是,权力高于真相。

同样是宋代的侦探,《大宋提刑官》中的宋慈,最后遭遇了和少年包拯几乎一摸一样的局面。

最后宋慈查出惊天大案,当朝文武,大量涉及其中。

最终,皇帝什么都不能干,一把火烧了证据。

宋慈心灰意冷,远离朝堂。

《少包》从意气风发天下扬名,到最终,查到了皇帝的头上。

一切不可能有结果。

包拯是个聪明人,当然知道一切不会有结果,最后还是说出了真相。

他愿意用命,来讲出真相。

皇帝没有杀他,却也没法重用他,仿佛一切打上了死结。

当初第一案,这个国度内忧外患,需要良才出世,辅佐皇帝,治理天下。

包拯就是那个良才。

最后一案,这个良才,用不得。

这个开局,这个结尾,简直是把宋这个国度讲的清清楚楚。

虽然压根没有提宋朝那些事儿,但就是这个设计,让人感觉,这个事儿他如果发生过,他就该发生在宋朝。

太符合这个时代的特性了。

如果是秦隋,压根不会有包拯来管这个闲事,查这个案子。

如果是在汉唐,皇帝会毫不犹豫杀了包拯,因为汉唐多的是人才,不缺这一个,而皇帝本人,就是最大的人才,为这个国度负责,一切有损这个国度的东西,哪怕出于好心,也必须掐死。

唯独在宋,一切才那么特殊。

朝堂混乱,斗争不断。

却又善待文人,很少对文人下死手黑手,以至于皇帝都没有拿包拯这个知道太多秘密的人怎么样。

这些复杂的事情构成的少包的内核,只有少部分人看得懂。

但是绝大部分人看得懂案情的离奇,看得懂诡计揭示的精彩,看得懂演技的高超。

大结局,百分之七点八三的收视率,就是证明!

央一每次都会把片尾曲给压缩了,多放点广告创收。

但是少包,没有压缩片尾曲。

也就是这时候,滚动字幕。

【少年包青天第四十五集,收视率七点八三。】

横幅一出,业界轰然震荡!

七点八三的收视率,吓死仙人!

“老刘,你那部《春祠》是不是昨儿刚刚播完,多少收视率来着?”

老刘:“???”

“勿CUE!”

“新世界……他们的电视剧收视率怎么就这么高?”

“话说我觉得那个小展昭不错,我准备写一部戏给他,让他来演主角。”

“终于特么大结局了,我的戏可以上视了。”

少包播出这一个月,电视圈那就没有活路,好一点的电视剧,压根就不敢上。

最近这一个月,很多卫视,都在重播老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