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这话真是戳中许慧英死穴了。

从前闺女和曲苗苗玩得好时她不怎么跟耿又琴打交道。

因为耿又琴这人怎么说呢?

大概是只上过扫盲班也没有固定工作,在教职工家属院里属于少数人,所以内心很自卑,特别在乎别人怎么说她。

习惯戴着温温柔柔的面具,看着很有素质的样子。

十多年下来的确给人很有涵养的印象。

但许慧英听到过很多次她状似无意的,笑笑着说还好丛琦带着苗苗玩,每次都主动上楼喊苗苗出门。

好像在夸丛琦把她女儿带得活泼开朗了一些。

但听着就是不对味儿。

你也说不出哪儿就不对味了,所以许慧英不爱跟她打交道。

既担心自己敏感会错意然后冤枉人家,又心里总是存着怀疑的疙瘩。

直到曲苗苗谈恋爱后,老黄问她是不是丛琦带着曲苗苗认识的那些男孩子,许慧英渐渐就回过味了。

好嘛,她闺女做什么都是丛琦带的!

遇人不淑,恋爱脑上头也是丛琦害的!!

弄清楚她的心态后,许慧英当天就跟她吵过一架,最后是老曲拉架拉得快也道了歉,这事才算完。

从表面上看,两家只是不怎么来往,谈不上结仇。

但在许慧英心里,无疑是跟耿又琴结了仇的。

尤其是前阵子耿又琴尾巴翘天上,没少踩着丛琦暨和北给她闺女,女婿脸上贴金。

许慧英可是记恨着呢。

这不,丛琦一说,她脸色立马变了,果断拍桌:“行,那就不办订婚酒。”

至于赶在曲苗苗订婚酒之前办?

那是不可能的。

曲苗苗过几个月肚子就大了,曲家打算先订婚再正酒。

按习俗中间至少隔上三个月。

自家可是没打算办订婚酒的,既不能办得太随意,时间也不能太赶。

这院里又不都是傻子。

大家眼明心亮着呢,真太赶了,指定猜出这是跟耿又琴别苗头。

还显得自家挺那啥的。

她和老丛就一个闺女。

第一次结婚,咋地也要办得隆重喜庆,不能沦为跟人置气的工具不是?!

许慧英心里盘算了一遍。

陡然一愣。

懊恼的叹了口气。

瞧瞧,自己被臭丫头给带歪了。

——什么第一次不第一次,难不成还想着结第二次,第三次啊?

丛琦正开开心心跟暨和北咬耳朵呢,突然被瞪一眼。

顿时小脸茫然,长睫扑簌扑簌。

又怎么了?

自己乖乖的没说话啊,怎么又惹到亲爱的妈妈了?

“妈?”

许慧英:……算了。

“小暨,你们要结婚我和你丛叔是没意见的。婚礼要怎么办,你们有想法吗?”

丛琦跟暨和北对视一眼。

两人只说好结婚,就激动得光顾着开心了,具体要怎么办真就没讨论过。

丛琦还在期待第二次求婚是什么样的呢?

“……呃,我们还没想好。”

暨和北难得露出窘然的一面。

许慧英见状,没生气,反倒笑了。

平时挺稳重挺有主意的人突然露出这一面还怪有意思的,可能没那么面面俱到了,但更符合他的年龄。

其实说来对方就比自家琦琦大几岁。

如果爷爷奶奶没那么早过世,或是父母稍微负责任一点,没准比闺女成熟不到哪儿去。

就像隔壁武旸。

二十四岁的人了,因为追求失败又被亲妈嚷嚷得满小区都知道,就觉得没脸见人了。

这几天正闹着要出国游学呢。

他一个学习比丛琦还烂的人,平时有不着调,花钱出国难道就能成精英啊?

那国外不仅月亮比国内圆,空气水里土里肯定都蕴含着丰富的智力拔高剂。

不然解释不了出国就成人才这个现象。

武旸不比丛琦还幼稚?

老臧两口子愁得不行,白头发都多了几根。

相比之下,小暨真的挺好。

有担当又很体贴人,也没别的亲人。

以后和丛琦结婚后自己和老丛对人家好点,日子处久了女婿没准真成半子了。

“不着急,明天我和你叔查下黄历,看看哪天最吉利。”

“……”

丛家吃饭时,三楼曲家也是午饭时间。

曲叶叶和曲思源中午吃学校食堂,没回家。

只有耿又琴两口子,曲苗苗跟陆城。

四人也正在聊结婚的事,曲苗苗也想省掉订婚这个流程,可恁她如何讲,耿又琴板着脸都不同意。

“着急什么?我都看好日子了,腊月二十六大吉。”

“这天订婚,转过年劳动节办正酒。你刚查出怀孕,劳动节那会儿肚子也就不到五个月,挑件合适蓬松的婚纱遮一遮,没人会注意到的。”

这时候年轻人结婚,婚纱还是很流行的。

大概一切外国传来的都挺流行。

而传统习俗一时又抛不掉,所以就出现两者并存缝合,最后四不像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