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佛跳墙(上)(第3/3页)

陈年听到这话,精神一振!

终于要来了吗?

这道集山珍海味于一身的中国顶级硬菜自己就要亲眼看到了吗?

……

下午。

“做佛跳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用到的食材很杂很多,但在这道菜里面是不需要放调料的。”

陈年一边帮忙把各种各样的目前所需要的食材摆出来准备处理,一边听着霍师傅的教导。

“有味道使其出,无味使其入?”陈年总结了一句。

听到这话,霍央不禁侧目看了陈年一眼。

“没错就是这个道理,你这句话说得很精辟。”

听着夸赞的声音,陈年笑了笑:“师父,这不是我总结出来的,我之前看过一本书叫做随园食单,这句话就是作者袁枚说的,像是海参就什么味道都没有,所以就需要用浓厚的汤底进行衬托,就像是葱烧海参,但像是鸡鸭或者大蒜鲜姜这些调味料,就需要让他们的味道释放出来。”

“说得很好,其实我就很看重你这一点,学会一样东西之后会将他们融会贯通,而不是死记硬背。”

说着,江余已经拿出了土鸡、番鸭、猪蹄、猪皮、猪肉、龙骨、鸡爪、鲫鱼取出。

这些都是刚刚杀出来的新鲜食材。

分别将其斩成块状。

“这道菜以前也叫做福寿全,只不过福州话的”这道菜以前也叫做福寿全,只不过福州话的福寿全说起来很像是佛跳墙,而且佛跳墙的说法也更容易让人们记住,所以慢慢的也就改了名字。”

做一道菜,就去了解这道菜的历史背景。

这也是霍先生一直所信奉的,只有知道这道菜的前世今生,才能够把菜做的更好,因为做菜不仅仅是从技术技巧方面,更有文化层面的意味深藏其中。

霍先生一边讲述,一边和陈年一起将材料处理好。

随后再将凉水倒入大锅之中,凉水将所有处理好的食材下锅,鲫鱼则是先放在一旁等着备用。

食材入锅之后,过了好一会里面的水才开始咕嘟起来。

这时盖好锅盖。

“师父,这个是不是也要时不时的撇一下浮沫?”陈年看着锅盖边缘不断冒出的热气,好奇地问道。

“对,不过不用太频繁,十分钟搞一下就好了。”霍先生点点头又,“揭盖的次数太多会让汤在熬出来后滋味不足。”

就这样,前后陈年一共打开三次锅盖。

半个多小时后,食材焯的差不多了。

霍先生就开始用大笊篱将食材捞出:“捞出之后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清洗,一定要把每一块肉都洗干净,摸上去要有爽滑不粘手,这样才能确保汤的干净。”

陈年点了点头,然后就开始到一边洗肉。

洗肉的过程要比斩块麻烦的多,焯水过后的食材表面会出现一些凹凸不平的纹路,尤其是在肉和猪蹄上面。

但陈年丝毫不敢懈怠。

在陈年前后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把所有食材都清洗干净之后。

霍先生一边往瓦罐里放食材,一边说道:

“我们的第一天的任务,是要吊出奶白汤,把香浓吊出来,到时候带骨头的就要多放一些,所以龙骨、猪蹄、猪皮等每一种食材的比例你都必须要掌控好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