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刀削面(第2/3页)

只有在每天上午和中午还有下午到傍晚的时候会出去几趟,接送小福贵上下私塾。

有了前车之鉴,现在那些家长们基本都不太会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没了王小二,谁又能保证会不会再蹦出来一个李小三呢?

而陈年也在这过程中体验了一把当家长的感觉,毕竟以后等自己有了孩子说不得也得整天去接送上下学。

但就是在那之后,高根柱也开始琢磨着教陈年一些东西了。

他们的祖上虽然一直都是灵马县的人,但之前由于经常打仗,所以也离开过一段时间,山西的大多数地方也都呆过,也学习了很多地方的面食。

这一代一代的也就传了下来。

“还是从最简单的开始就好了。”最后高根柱打定了主意。

决定先从手擀面开始教。

而陈年虽然会做,但他也知道一口学不成个胖子,从头开始学也好。

只不过手擀面对于陈年来说就非常简单了,基本上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无非就是在和面的时候,根据这边人的饮食习惯调整一下配比就好。

而高根柱在教的时候也非常轻松,只是说了一遍陈年就记了下来,之后不管是和面也好,还是醒面也好,又或者是擀面也好,最后做出来的面条和他做出来的简直一模一样。

“可以啊陈年,难怪在你小的时候,你父母就放心的让你在家里做饭。”

“面条我之前在家里做过,再加上手擀面容易上手,所以也就做出来了。”

“嗯,其实按照你现在这个水平已经可以出摊儿做了,浇头更加简单,只要把菜和调料放进去就行。”

“根柱哥,其实我还有一点搞不明白的,就是我总感觉咱们这边的面其实都是大同小异,只是面的形状不一样,但是炸酱都可以通用。”陈年问出了自己一直以来的疑惑。

高根柱点了点头:“如果在家里吃其实都差不多,但在面馆里还是有不一样的,你之所以会这么想还是因为你吃的少,见过的都是一些正经的家常做法。

但在山西的其他地区可不光是面条的形状不一样,基本上家常能做的菜都可以当做炸酱和面配在一起。

还有一些面做起来也需要专门的面去做,比如高粱面,豆面,莜面等等,还有些面需要把两三种面放在一起来做。

我给你举个例子,莜面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吃过,这个面在吕梁和XZ那边吃的可能会稍微多一些,这种面活的时候不能用凉水,得用开水来和。”

“开水和面?”陈年愣了一下。

“嗯,一般用开水和面,这叫做烫面,做出来之后可能并没有那么筋道,但粘性比较强,不过在做这个的时候,只用莜面口感并没那么好,所以还需要往里面再掺一些白面进去。

还有的你做的时候要加温水,既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

陈年点了点头,高根柱说的这几句话让他开了眼。

原来面条还真有这么多的做法。

看来自己在这边是待对了。

“总之那些以后我慢慢教你,既然手擀面对你来说没什么难的,那我再教你另外一种刀削面。”

于是就在这天晚上他们营业过后,高根柱将陈年叫到一旁。

“正好今天的面都卖完了,菜还剩下点,我教你刀削面怎么做。”

“首先刀削面的要求是面条筋道,在和面的时候基本上一斤面就放这么一勺盐就够了,加了盐之后面一来颜色会更白更亮,而且面也更有韧性,加好了盐之后再加四两左右的凉水进去就可以开始活了。”

陈年看着高根柱的动作点了点头。

在这方面他知道的要比高根柱还多一些,和面放盐除了能够增加白亮度和柔软性之外,还能够起到防止变酸变质的作用。

因为盐本身就可以抑制一些杂菌和酶的活性,所以在和面的时候把盐放进里面就可以有效的抑制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跃性。

这样一来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不让面团边吃边酸。

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由于空气当中的细菌要更多一些,再加上天气热,所以面团里面的酶活跃性就会变的更强也更容易变质发酸。

用俗话来讲就是不容易坏掉,存放的时间也更长一些。

很快高根柱就把面团活好了。

“和面时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把面团活好之后,手上不能沾太多的面,而且面本身也要光滑,再者就是盆里也要干净。

如果活出来的面黏黏糊糊,手上盆里全都是面,那就是水放多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再往里加一些面进去。”

听着这话陈年笑了笑:“根柱哥,如果在和面的时候水放多了要放面,但一不小心面放多了还要加水,结果水加多了还得放面,那样一来岂不是越活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