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一 第九章 暗渡陈仓(第3/3页)

接着的七天,寇仲一边在高邮集结兵员,虚张声势,另一边以飞轮船在黑夜的掩护下,经运河不断把粮货和战士运往陈留。治理少帅国的重责落到虚行之身上,以任媚媚为辅,同为六部督监的牛奉义和查杰对治国仍属初学,故尚在摸索学习的阶段,须虚行之和任媚媚不时提点指导。工部督监陈老谋则胜任其职有余,还不断有新主意,对各城池进行各类型的改善工程,重点于加强战略性城池的防御力。

少帅军最大的优点是国库充实,在龙游帮、竹花帮和翟娇的竭力支持下,向外大举购买粮食和日用品,不虞缺乏。像新得的城池如钟离和高邮,一律免税一年,人民直接受惠,当然拥戴新主。虚行之进行还富于民的德政,以不扰民为主,鼓励生产,令少帅国生机勃勃,更吸收大批因战乱迁徙到境内灾民,使国力不住增强。

这晚日落西山后,寇仲、徐子陵、杨公卿和麻常率领由五千杨家军和飞云骑组成的庞大运粮队伍,押着近五百辆载满粮食杂货的骡车,从陈留出发往洛阳。同行者尚有王玄恕与他的三百亲兵。

行军的路线早经拟定,离陈留后折往西行,穿过开封北面的山野,避过西北方管城、荣阳和虎牢的敌人重兵所在处,绕雇师由嵩山的捷径抵洛阳东面伊水和洛水间的伊洛平原,再借林木的掩护潜近洛阳,然后破围入城。

由于李世绩受高邮的虚张声势所惑,兼之唐军防窦军之心远过防少帅军,加上寇仲有无名探路,故能屡避敌人哨探耳目,昼伏夜行,无惊无险的抵达伊水东岸。

寇仲、徐子陵、杨公卿和王玄恕策骑到伊水岸缘,藏在岸边一处密林观察渡河的理想地点。

无名在天空盘旋打转,侦察远近情况。

杨公卿指着上游林木特别茂密处道:“我曾在那里渡河,浮桥的设施仍留在林内隐秘处,若没被人发觉破坏,稍经修复将是现成可用,省回我们最少一晚造桥的工夫。”

寇仲仰观天色,时在午后,天上却是积云重重,皱眉道:“今晚怕会有一场大雨,如河水暴涨,水流湍急,对我们渡河颇为不利。”

王玄恕道:“那不若我们立即渡河,只要派人在附近高地放哨,行动迅捷,可避过这场雨。”

杨公卿摇头道:“此事鲁莽不得。现在我们人困马乏,没有几个时辰的休息,绝难恢复过来,一旦敌人来攻,我们会无反击之力。成功在望,我们尤要谨慎。”

王玄恕一向尊敬杨公卿,虽心中不尽同意他的看法,只好闭嘴。

寇仲晓得王玄恕是心切洛阳,转向徐子陵道:“陵少怎么看?”

徐子陵仰望无名,沉声道:“有点不妥当。”

寇仲愕然道:“甚么地方不妥当。”

杨公卿和王玄恕紧张起来,齐声追问。

徐子陵道:“伊水平静得出乎料外,我们在这里半个时辰,仍不见一艘唐军巡河的快艇,此事是否不合情理?”

王玄恕松一口气道:“我们既成功避过敌人探子耳目,他们疏于防范是理所当然吧!”

徐子陵道:“玄恕公子今趟到梁都,是否经过一番惊险?”

王玄恕呆了一呆,点头道:“我们是趁唐军尚未完成围城部署,乘夜突围而出,凭马快撇下追兵,过程确非常惊险。”

寇仲拍腿道:“我明白陵少的意思哩,以李世民的才智,当猜到洛阳会向我们少师军求援,所以多少会加强这一带的侦察。我们凭无名在高空侦察的锐目,虽可避过哨探,却无法躲避事后敌人对我们轮蹄印的追寻,李世民可由此判断出我们往洛阳的路线和时间,待我们兵疲将乏,又以为成功在望之际,予我们致命一击。伊水一片平静,是因李世民不想打草惊蛇。”

杨公卿色变道:“若子陵没有猜错,渡河将会是最危险的时刻。”

王玄恕失魂落魄的道:“那怎办才好?”

寇仲双目神光电射,缓缓道:“唯一的方法,是先把敌人的突击军找出来,以雷霆万钧之势把他们击溃。若我所料不差,敌人当藏在上游某处,无名可轻易寻得他们的位置。此事包在我和子陵身上,我们沿河寻去,当有发现。”

徐子陵道:“且慢!看无名!”

二人仰头瞧去,无名正作出鹰舞,显示上游有人往他们移近。

寇仲抓头道:“这才不合情理,唐军岂会如此大模大样的杀过来?”

不片晌上游方向隐闻蹄声,迅速迫近。

寇仲皱眉道:“只得一个人,咦!”竟拍马出林,往上游奔去。

杨公卿和王玄恕脸脸相觑,不明所以。

徐子陵亦脸露欢容,笑道:“不用慌张,是自己人。”说罢拍马追着寇仲马尾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