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一百二十 便宜的书(第2/4页)

有便宜的二手书谁要买新书啊,贵这么多。

而且后世的二手书比起新书来也没差多少,有些书里面还带了不少有用的批注,这可比新书好多了。

关键是便宜。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amp;¥#*(脏话)

为什么不能先卖这本,要是先卖这本,他就不买古代造船史了。

正懊悔呢,就听到有更便宜的二手书,刘彻眼睛瞬间亮了,完全忘了刚才还在咒骂天幕奸商,果断下单。

他爱二手书。

唐太宗时期

“陛下,您就不能自己买吗?”贞观群臣快哭了,他们攒点积分容易吗?

陛下您是不是忘了,平时赚积分,吃肉的是您,他们只是喝点汤而已。

李世民郁闷道:“朕也不想啊,可是朕的代金券要满300才能用。朕要攒到三百再用,这段时间就靠你们了。”

贞观群臣惊恐地瞪大眼睛:“……”听听你说的这是人话吗?

李世民没看到他们幽怨的眼神,他激动道:“快!二手书!这个便宜,买这个。”

还好没有秒下单。

洪武时期

顾清瑜还没说完,朱元璋就下单买下了这本《现代造船工艺》,并且觉得这是目前为止最有用的一本书。

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呢,就听到了二手书。

朱元璋脸色瞬间变了,%…¥%*;amp;(脏话)

就不能说快点吗?他的余额啊!

心好痛。

朱权惊呼:“咦,后世还有这么寒碜的书?”

见多了后世花花绿绿,颜色丰富多彩的封面,乍一见到这种普通封面,朱权反倒有些不适应。

朱元璋没买二手书而买了更贵的新书正难受呢,闻言猛地抬头。

寒碜好啊,他就喜欢寒碜的二手书。

***

顾清瑜并不知道古人看到她手里的古董书有多惊喜,心虚地介绍道:

【不要看这本书又旧又破,看起来像上个世纪的古董一样。清清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它就是上个世纪的古董,而且还是已经停止刊印的古董。

它就是《土法农产品加工机械》,听着是不是很陌生?陌生就对了,现在科技进步,里面记载的大部分加工机械都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效率更高、功能性更好的机器。

但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书里记载的那些双人打稻机、三用打稻机、水田打稻机;

脱壳机器,比如脚踏花生脱壳机、手摇花生剥壳机、手摇电动两用玉米脱粒机、脚踏玉米脱粒机等等,在那个年代简直就是神器一样的存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并且节约了劳动力。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国科技开始飞速发展。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东西渐渐被淘汰。

不过像自动风车、多样筛子、手摇榨油机这类加工机械,是直到十年前才淡出人们的视线。

在没有自动化、电气化的年代,这种手摇、脚踩型的加工机械陪伴了人们五六十年,作用还是相当可观的。

现在虽然用不到了,但如果穿回古代,里面随便一样机械都能轰动古代了。毕竟古代可没有这些机械,全靠人力。

美洲产玉米,印第安人给玉米脱粒也是全靠手脱,脱久了不仅伤手,效率也不高,所以朱酒酒就想到玉米脱粒机。

可是淘宝上的玉米脱粒机需要插电才能工作,无奈之下朱酒酒想起了已经被淘汰的脚踏玉米脱粒机。

落后的部落文明见到这种省力、高效率的脱粒机,就像原始部落时期的人发现火一样,那叫一个激动和欢喜。

拥有这本《土法农产品加工机械》你可以创造出脚踏脱粒机、手摇花生剥壳机等等加工机械,因为书里把图都画好了,连尺寸一一标注了,只需要找手艺人做出来就好。

唯一的缺点就是这本书是油墨印刷,字迹有点模糊。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五六十年代的古董书还能流传到现在已经很好了,瑕不掩瑜。

现在购买不要十七八,只要7.9就能带走,心动不如行动——】

顾清瑜正在可劲忽悠粉丝卖书,就看到小梦冲着她打了一个手势。

是停下的手势。

顾清瑜:“??”

小梦:“清清,书早就卖光了,粉丝刚才在看你秀呢。”

顾清瑜转头看向小黄车,确实显示售空了,又看了看满屏幕的“哈哈哈哈,这下我终于信了清清的直播间没有托,哪家托会连主播都没宣传完就开始买啊,笑死我了。”

顾清瑜:“……”

***

大秦

秦始皇脸黑了,他居然没抢到。

书太便宜也不是什么好事,人人都能买,他抢到的概率就低了。

到底是谁手这么快??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懵了,不是才说价钱吗?怎么就没了?

反复确认确实没有了之后,刘彻蔫了,“爱卿们可有抢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