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一百四十七 卖书+后续(第3/5页)

酒楼的菜品能有百十来道都了不得了,上千道,想都不要,后世哪里来的那么多菜品?

而且手艺好的厨子都是将手艺传给自家人,家里没男丁就收徒弟,把衣钵传下去。

把手艺传给外人,那是不可能的,传给徒弟都怕饿死师傅,更何况传给外人,后世怎么把这么珍贵的菜谱卖得到处都是?

不会是蒙人的吧?

有人心存疑虑,有人已经暗戳戳下单购买了。

这么多菜谱,只要学会一小部分,还愁以后赚不到钱吗?

开酒楼饭馆的商人看得眼睛都红了,但就是买不了,只能红着眼睛道:“高价收,多高的价都要收。”

【大家是不是都看饿了?那我们快点结束,去大吃一顿。

虽然是搞笑小说,但里面涉及到的历史事件还是比较多的,不熟悉汉朝历史的宝宝可能get不到书里有趣的点。

所以接下来清清会给大家推荐几本关于汉朝历史的书籍。】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等这一天等很久,闻言双手撑住桌案,脸上满是笑意:“汉史!朕终于等到了。”

不枉朕等了这么久。

刘彻目光灼灼地盯着天幕上的小黄车,脑子里全是“汉朝历史”这四个字,完全没注意到“几本”这个词。

【想了解汉朝历史,首推《史记》,《史记》不仅是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还是二十四史之首。全书包括十二本纪……

将近五十万字的《史记》记载上至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

这套是新华正版,完整无删减版;皮面烫金,精装硬壳;书里内容包括原文、注音注释、译文,还有精美插图,还原历史。

定价298,现在只要69就能带走,有需要的宝贝可以点击小黄车购买。】

刚才还很开心的刘彻笑容渐渐凝固,他要的是汉史,不是《史记》!

“司马谈。”

司马谈心里顿时一咯噔,他忐忑地出列,不等刘彻问话,就道:“陛下,臣的儿子还在游学,他许久没来信了,臣也不知他现在在何处。”

刘彻冷笑一声:“你倒是乖觉,之前天幕说史记里没少抹黑朕,朕倒是要看看你儿子是怎么抹黑朕的,给朕买下来。”

司马谈:“……陛下臣余额不够。”

刘彻:“嗯?”

司马谈快哭了,《史记》是他儿子编撰的,又不是他编撰的,为什么让他买啊?

“臣这就去借。”

司马迁环顾左右,打算找几个相熟的大臣来一场“我儿是司马迁,写《史记》的司马迁,借点余额,待他回来让还你。”

刚要开口,就被刘彻叫住,“等等。”

与此同时,天幕的声音响起:

【第二本是《汉武帝传》,本书以详细的史料、生动的笔法,栩栩如生地展示了汉武帝的传奇一生。书中对于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外交、民族关系上的历史功绩做了中肯的评价。

学术价值很高,可读性强[3]。而且价格非常便宜,只要9.8,有需要的宝贝可以点击小黄车下单。】

司马谈:懂了!

“陛下,这本臣余额够。”

刘彻脸黑了。

刚听到自己的个人传记时,刘彻还挺高兴的,直到听到价格。

他的传记就值这么点??

买一套史记的钱可以买七本!刘彻咬牙切齿道:“不必了,朕自己买,买你的史记去。”

司马谈:“……”

刘彻很不爽的点开小黄车,下单、支付一气呵成。

看到被扣的9.8,刘彻瞪大眼睛,怎么回事,他的个人传记不免费吗?为什么要扣他的余额??

【第本就是《汉书》啦,《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 纪传体断代史,也是二十四史之一,《汉书》很多内容都是参考《史记》,所以被调侃为《史记》的续作。

《汉书》记述了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历史。

这套是国学经典文库,图文珍藏版,一共四册,全书文白对照,阅读方便,还有精美插盒,便于收藏。

定价598,现在够买只要49.8,史上最低价,还在等什么,赶快下单吧。】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忍不住了,“为何《汉书》这么贵?朕记得之前的唐史、宋史都挺便宜的。”

要是说汉朝的历史更悠久也就罢了,可是这套《汉书》只到西汉为止,东汉没有啊!

桑弘羊犹豫了好一会儿才道:“陛下,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包装都异常精美,还有插图、译文,这些都是唐史、宋史没有的。”自然要贵一些。

刘彻:“……”可是他不想要精美包装、也不想要插图、译文。

整这些花里胡哨的做什么,一点也不实惠。

他就想要普普通通、原汁原味的《汉书》。